为了让房子租出去,房东们憋出了奇招,不要房租,要求房客缴供暖费和物业费就可以了。
按照当地居民供暖费和物业费标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折算一年的租金大概3000元左右。
其实这本身没什么,但是鹤岗没有其他像样的产业,没技术、没人才、没营商环境,即便是有稍微成规模的产业,三四线城市的吃拿卡要现象很普遍,此风不绝,城市难以发展。
最近,上面要求城区人口在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放开落户,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放宽落户。
比如鹤岗户籍人口已经连续16年呈现负增长。近20年间总户籍人口减少了10万人。
鹤岗煤产业坍塌,导致了几十万人失业或者濒临失业,所以很多人就得出外谋生;
还有东北冬天非常寒冬,对于当地有钱人,有追求生活品质的需求,所以很多人去海南发展了。
作为共和国的长孙,工业发达呀。鹤岗因煤而旺,当年很多工人都是上面分房,这就解决了很多人需求。
目标很宏伟,但是当地并没有这么大经济体量,老百姓出门不堵车,房子够住,最后就成了鬼城,资源浪费。
这些情况必须引起重视,因为中国有太多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粗发且低端、随着资源的枯竭,这些城市如果不思变,最后结果就是如今的鹤岗。
像鹤岗情况类似的城市有很多,比如鄂尔多斯、陕北神木、甘肃玉门、湖北黄石、黑龙江大庆、云南东川、江西景德镇……
鄂尔多斯这个曾经名不经传的内蒙古三线城市,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神话GDP一度赶超香港,房价直逼“北上广”。
同病相怜的还有甘肃玉门,依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还有上面政策和人力、财力的支持,玉门经济水平甚至一度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如今,随着资源的枯竭,“9万人弃城、甘肃玉门沦为空城”等字眼不时见诸报端,稀疏的人流、紊乱的街道、荒废的住宅,昔日辉煌难再现。
因为人口外流、房子供大于求情况不止鹤岗一地,而是整个东北、乃至全国很多中小城市的通病。
比鹤岗人口流失更为严重的城市还有黑龙江的鸡西、大庆、通化、德惠、阜新、新民、开原、营口巴彦淖尔、石嘴山、攀枝花等等,这些城市过去三年人口在8000~20万人。
而且这种情况持续已久,首都经贸大学的研究表明,从2007~2016年,中国目前至少有80个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占所有城市比的11.5%。
城镇化不只是从农村到城市,还有从县级市、地级市等中小城市到大城市,依次递推罢了。
都说穷则思变,解局君认为:中小城市要想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做好三点,因为只有城市发展了,当地楼市才可以发展。
在一些行业领域大城市供小于求、竞争激烈,但三四线城市相反;三四线城市在资金上拼不过一二线城市,但可以在给人才更理想的平台和用武之地上下功夫,大城市要高精尖人才,那我要技术型专业人才。
同时,三四线城市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科技成果入股、股权激励等吸引人,不一定要人才,是人都欢迎,比如石家庄可以携家带口的落户。
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相比,生活节奏较慢,竞争相对较小,房价底、生活和创业成本底,这就是三四线城市的魅力。
小城市并入大城市,是挑战更是机遇,上面意图是要打造新的城市群,资源整合,比如雄安新区、粤港澳新区的建立、一带一路等措施。
既然要打造城市群,肯定就有辐射范围,一些城市可以打造以1小时、2小时通勤圈为目标。
同时,还是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治安、减少沟通壁垒、加强和大城市之间的合作。
就像网上对大湾区各个城市分工的说法:香港弄钱、深圳设计、东莞佛山制造,各有分工,互有依存。
如鄂尔多斯近些年来,大力发展羊绒产业、旅游业;同时,对于传统煤炭产业精细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从开发转化为了煤制油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多条产业链,如今鄂尔多斯又重焕生机。
同时,资源型城市发展必须要考虑长远,未来的退出机制;坚持科技创新和开放力度,让资源从上游开发变为下游研发;
否则以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生产而生的城市,看似强大,实际是外强中干,随着时间推移而衰败。
ps:后台有很多人问怎么和解局君联系交流,解局君的个人微信号:jiejujingji,商务合作请联系:jiejucaijing001,欢迎大家来和解局君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