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王朗真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2019-10-09 10:17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经过学者的认真考证,王朗和当时割据中国南方的蜀汉的宰相诸葛亮的官职和贡献其实差不很多,也算得上是割据中国北方的曹魏政权的一代名相、名臣。

  王朗77岁耄耋之年死于公元228年,正好是诸葛亮一出祁山一年。从可以查到的史料看,王朗并没有随军出征,而是死在大后方的魏都许昌。

  至于罗贯中为什么要在《三国演义》中编造诸葛亮面对面骂死王朗的经不起历史考证的情节,清代毛宗岗先生曾经有过精辟的分析:罗贯中是把这一段对话当作诸葛亮征讨曹魏的檄文,借诸葛亮之口为北伐中原寻找正义的理由:“武侯虽有出师之表上告嗣君,恨无讨贼之文布告天下。今观骂王朗一篇,即以此当骂曹丕,即以此当布告之文可耳。”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后来被举孝廉,但王朗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

  王朗才智过人而丰丽博敞,但性格严谨慷慨,多立威仪,恭俭节约,就算因婚宴而受到的礼物也一无所受。常常讥笑世俗的那些有好施之名,但不体恤穷贱的人,所以经常用财物周济困急。

  王朗博学多闻,校注儒家经典,很有名气。正始六年(246年)12月,魏国朝廷以王朗所作的《周易传》作为学习《易》学的人必须考核的内容。后世把他注解里的思想称为“王学”。王朗子王肃便是”王学“的代表人物。王肃所注《尚书》、《诗》、《论语》、《左传》等,在晋代列于学官,立有博士。今失传。

  对于王朗这样的一个人,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面目全非,可见《三国演义》的演义成分有多重。所以,要想知道历史人物的真是面貌,一定要通过正史来阅读,像三国演义这样有立场的文学作品,对每一个人的评价都不是客观公允的。

  展开全部在老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那段可谓是精彩十足,在经过网友们的二次挖掘后,这个桥段更是成为了鬼畜界的经典。因此,在网络快速的传播下,这一段故事再一次翻红,人人皆知,致使很多人都以为历史上的王朗就是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么,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光听名字就知道是“演义”而非“正史”。但罗贯中也不是凭空想象,他也是依据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的,总的来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也就是大部分内容还是真实的历史。不过,不巧的是,这当中并没有包括我们诸葛先生骂死王朗老人家这段故事。

  虽然罗贯中把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的时间背景、地点情形写的十分清楚,但这终究还是罗老师自个儿编出来的。事实上,王朗从没有到过魏蜀前线,也从来没有见过诸葛亮,更别说什么和诸葛亮对骂了。所以诸葛亮就算有能力骂死王朗,他也根本没有骂死王朗的机会,除非王朗长着一双顺风耳,而诸葛亮闲来无事时又喜欢自己在家骂王朗,如果是这样王朗还说不定真能被气死。那么,王朗既然不是被诸葛亮骂死,那又是怎么死的呢?

  其实,人家王老先生是寿终正寝的。王朗早年时在徐州刺史陶谦帐下任治中从事,之后被汉献帝任命为会稽太守,治理一方。196年,孙策席卷江东,会稽被攻破,王朗逃走,但后来又被抓获。孙策欲将王朗收为己用,遂不杀王朗。之后被曹操以汉朝的名义征召,到了曹操帐下。从此,王朗一直都曹魏做官,被封为兰陵侯。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侯。由此看见,历史上并无诸葛亮骂死王朗一事。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为你推荐:1 2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