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中的重要角色,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自然免不了经常被人拿来进行全方位的对比。而对于绝大多数国内外军迷甚至是媒体而言,有关这两个国家之间国防军事工业发展成果的比较,一直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这当中,除了加尔各答级比之于“中华神盾”、“阿琼”坦克比之于99系列外,作为中印两国各种军用航空工业的成果,且同属第三代轻型战斗机定位的FC-1“枭龙”与LCA“光辉”这两款战斗机之间的性能对比,毫无疑问是当前最为典型的例子。
有意思的是,随着中印两国开始逐渐积极推动“枭龙”与LCA战机的外销,这两款此前一直在各种网络和社交媒体上进行“纸面上交锋”的轻型战机,显然越来越有希望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实现真刀实枪般的同台竞技。
据国外媒体报道,马来西亚皇家空军现任总司令阿芬迪日前对外透露,该国空军已于上月向包括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巴基斯坦航空综合体(PAC)、韩国航空航天工业(KAI)在内的多个防务公司发布了一则信息征询书(RFI),并希望以上公司为其提供新一代轻型战机的解决方案。
根据该信息征询书相关内容显示,马来西亚皇家空军将对外购买至少2个中队约24架的单发轻型战机。而最终的竞标结果,将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LCA“光辉”、中巴联合研制的FC-1“枭龙”以及韩国的F/A-50这三款目前国际上知名度较高的单发轻型战机型号中决出。
尽管许多媒体认为,这三款型号中外销成绩最为优秀的韩国F/A-50战机(目前已成功出口了包括菲律宾、印尼、泰国、伊拉克等国)最有希望在此次的竞标中胜出,但如果考虑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外销成绩稍逊的“枭龙”与尚未实现外销的LCA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毕竟对于马来西亚海军空军而言,目前正在招标的这批轻型战机,其替换对象是即将于近年完全退出现役的俄制米格-29。而“枭龙”所使用的RD-93发动机又属于米格-29上RD-33发动机的衍生型号,因此从后勤和可维护性上考虑,“枭龙”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并无劣势。
而早在2018年届马来西亚国际防务展举办期间,就曾有巴基斯坦航空综合体的官员透露,经费有限的马来西亚空军对极具性价比的“枭龙”战机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并就引进问题与巴方进行了初步会谈。由此可见,“枭龙”外销马国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相比之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对其LCA战机能否在此次竞标中胜出,继而实现外销成绩零的突破也显得十分上心。为此,印度表示将在今年3月派出LCA战机参加马方主办的兰卡威航展,并进行飞行表演和公开展示,以求在此次竞标中取得良好的印象分。
不过很显然,综合性能与外销成绩的双双落后,依旧是LCA战机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除此之外,如果考虑到马来西亚的宗教背景和外交政策影响,LCA乃至韩国F/A-50战机上大量使用的以色列航电系统,也必然将成为这两款型号在竞标中的减分项。
当然,在结果得出之前,谁也不知道笑到最后的是谁。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巴联合研制生产的“枭龙”战机,无论是在马来西亚空军所看中的性价比方面,还是其他条件上都具备着自身独到的优势。
如果“枭龙”最终可以取得了马来西亚空军的青睐,那么该国也将成为继巴基斯坦、缅甸、尼日利亚以及阿塞拜疆等国之后,又一个装备“枭龙”战机的国家。这对于该型战机未来进一步在国际军贸市场中的“攻城略地”,显然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作者署名:利刃/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