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人生丨两年让两个营“脱胎换骨“秘诀竟然是……

2019-06-14 01:25

  多年来,他带队取得某型自行火箭炮数字化综合指控系统攻关等多项革新成果,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装备学术研究先进个人、优秀参谋标兵、优秀营长标兵,以及三等功、二等功等多项荣誉。

  王海峰:在战士中要有地位,要让战士信服,首先训练得叫得响,因为我们是专科毕业的,就是炮兵指挥毕业的,再加上平时能够刻苦训练。我记得,第二年单兵专业比武考核,排长是第一名,回到连队之后,感觉自己在连队很有地位,自己的威信提高了。

  王海峰:一个是要多训练、多付出,第二个是要研究训练,这里有很多技巧,尤其是炮兵指挥,技术性很强,很多需要计算的过程,这里需要有很多环节,就是你得研究归纳总结,再就需要提高计算的精度,提高计算的时间,提高计算的一些效率,这样才能够提高训练的效益和成绩。

  记者:从排长直接调到机关,任了副连职的作训参谋,怎么对于后来的事业方向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王海峰:我是2002年到司令部作训科任参谋,对我来讲,这是实现追求和抱负的最佳平台。到机关之后,也是从最基础的机关业务一点点学起。同时由于我个人喜欢做一些研发攻关,当时旅里刚好是进行攻关研究,自行火箭炮数字化综合指挥系统。原来这型火炮它是需要手动的赋予射向和定位定向,优化之后达到了3到5分钟。

  王海峰:参与具体的,一个是电子陀螺仪赋予射向具体的任务,主要是创新了电子陀螺经纬仪赋予射向和改造优化火控计算机,这个理念是提出来的,这里边需要厂家来优化火控计算机,赋予射向是我具体研究出来这个方案,然后我们由公关组去具体研究。

  这项技术攻关最终取得成功,不仅极大鼓舞了王海峰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他坚持走创新之路的决心。

  王海峰:为啥我说这个对我影响非常大呢?当了参谋之后,走军事这条道确定下来了。

  任职参谋两年,之后我想还要到基层锻炼锻炼,当时是2004年的时候,我们旅是新接装的自行加榴炮,在连长的岗位上,在研究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些创新和突破,把这些技术也进行了一些嫁接,对当时的自行加榴炮这一类型的装备,完成赋予射向,快速完成射击准备,精确打击上也有很大的借鉴和指导。

  王海峰:想带好首先自己要做好、训好,严人先严己,要想抓好连队的训练,首先要自己精通,想要管好连队,首先自己要过硬。

  虽然我在任参谋期间,主要负责就是军事训练,但是分队训练与机关有较大的区别,其实连队内部专业划分细,训练科目多,必须花费大块时间补课。

  我每天都利用晚点名结束后的时间研究训练,逐步补齐自己的训练弱项。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连队每天夜训的人数越来越多,氛围也越来越浓,训练水平也越来越高。

  在2004年单兵专业比武考核中,全连取得了全旅八个主要专业的五个第一名,我带头得到了连长第一名,连队也被评为“旅军事训练先进连”和“全面建设先进连”双丰收。

  正当王海峰带领连队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站在了事业的十字路口,是到上级机关担任要职,还是到地方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他的选择让很多战友都难以理解。

  王海峰:当时很多人劝也是不要读研究生,在部队干几年之后,首长都了解,好使用,长远的考虑,我还是决定去地方大学读研究生。

  记者:当时您没有想着个人成长进步这方面怎么快一些,只是想着让自己的知识沉淀更厚重一些,更好的为部队服务。

  王海峰:当时我反复思考,还是认为,当前部队各种新装备更新换代快,信息化作战理念飞速发展,但自己的能力素质,尤其是理论和技术水平,已经不能更好适应工作和任务需求了,即使到了更高平台工作,也会显得吃力,难以胜任,于是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读研。

  记者:学成回来之后,怎么样把自己学习的先进的这些知识理念,能够融入到我们实际的工作中去呢?

  王海峰:回到单位后,虽然两年多没有参加工作,但是由于组织关心和信任,被调整为副营职作训参谋,继续在作训科工作,我也要求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地方大学与部队工作的对接,积极发扬追求卓越,忘我工作的作训精神。

  2007年参加指导了旅参加军区建制连比武,并取得了炮兵连第一名,2008年参加攻关研究全军复杂电子环境下训练试点。

  记者:后来2010年当了营长,那么您去了短短一年如何让这个(营)脱胎换骨呢?

  王海峰:对,五营当时去的时候,训练上也是12年没评过军事训练先进,我从机关参谋下来到营长,当年就取得了军事训练先进营。

  一个单位训练抓好,首先是抓好干部,把干部训练抓起来了,也是抓住火车头,抓住主要的了,同时利用这些年自己组织训练的经验和技巧传授他们,事实上大家也都愿意训好,以前就是缺少一些方法,缺少一些组织,组织好了,方法教的得当了,大家也是非常愿意训的。

  王海峰:一连指挥排长陈开重(音),平时训练比较刻苦,接受能力强,但是射击指挥图板作业成绩始终不稳定,我就跟他结成帮扶对子,每天带他做一套射击练习题,并对照标准答案,从指挥尺的精度查起,从扎针的手法改起,从射击基础法规讲起,逐条分析原因,进步很快,在比武考核中夺得了排长第一名。

  王海峰:对,当时单兵专业,全营也是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旅里的军事训练先进营。在班排考核中,我们是前三名全部包揽,意料之外,但是回头看也确实是意料之中。你想,自己主动训和被动训效果是不一样的。

  王海峰没有想到,在五营刚刚工作一年,就被调到一营任营长,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队进一步挖掘新装备潜能。他坦言,压力不小。

  (上任之后)上装备,到训练场,必须要一起研究。当时这个装备的问题,就是潜能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正好我读研究生学的就是计算机专业,营里还有一些干部也是计算机专业的,我们就成立一个攻关组,把以前制约的这些问题,逐个攻关去突破。

  主要是2011年,总部赋予基于信息系统试训论证任务,结合着任务把这个装备再进一步优化开发。在教战士操作的过程中,就是教他一些方法、一些技巧和一些要求,按步骤,我们给他梳理了一些操作的手册,很便于他们去掌握。

  这样在传输指挥的时间上、效率上提高非常大,就是优化的装备,挖潜了装备性能。

  后来,王海峰先后接任了旅装备部长、保障部长,这时,他带队搞创新攻关,得站在更高层次,紧贴未来作战需要,提升装备保障能力,服务保障部队打胜仗。

  王海峰:在部长岗位上,也是率队完成了炮兵部队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建设试点和陆战场战术综合数据链建设实验攻关等重大任务,打通了炮兵分系统指令、情报和火控链路。当时我们集团军也有装备升级改造的任务,结合这些任务,把全旅这些装备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我去了之后就是一切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保障工作,围绕打赢去开展保障工作。

  王海峰:创新就是战斗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要想突破原来固有的模式,或者是训练要有所提高和突破,就要去研究,就要去创新。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