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实用的养生法冬天随手一做这些动作胜似吃“补品”

2019-01-02 06:24

  原标题:最简单实用的养生法 冬天随手一做这些动作胜似吃补品 天气越来越凉,人变得慵懒不说,不少疾病也到了高发时期。这时的你,不妨做几个简单的小动作,改善精气神,提高免疫力。 揉腹不断,慢病难犯 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有肝、脾、胃、胆、大肠、小肠、肾、

  天气越来越凉,人变得慵懒不说,不少疾病也到了高发时期。这时的你,不妨做几个简单的小动作,改善精气神,提高免疫力。

  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有肝、脾、胃、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而肚脐周围有任脉、带脉、冲脉等。因此经常按摩腹部有很多惊人的养生功效。

  顺时针按摩腹部,与胃肠道走向一致,有利于肠道蠕动,对防治便秘有一定作用;而逆时针摩腹,起到补的作用,能缓解腹泻。

  常对腹部按揉能促进脂肪分解及消耗的速度,以此能起到消除腹部“游泳圈”的效果。

  揉腹产生的“啡肽”类物质,能够迅速缓解大脑疲劳,让人产生愉悦清爽的感觉。

  【方法】晨起或睡前,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螺旋式地逐渐扩大,直至揉遍全腹。再反方向揉数十遍即可。

  注意:揉时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饱过饥,有胃肠炎、阑尾炎、内脏出血等急腹症者忌揉。

  【方法】用拇指的全部和食指的大部分夹住耳朵外缘,来回搓揉,每天100次。

  【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3个指头尽量将头面区全部捏住揉动。食指和中指不动,拇指做搓揉动作,顺时针揉50次,逆时针揉50次。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

  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穴、少商穴、鱼际穴等,经常搓手可以起到调节脏腑、美容养生的作用。

  拇指对应肺经、脾经,可改善感冒,帮助消化;食指对应大肠经,可改善老年性便秘;小拇指对应心经,可改善心脏疾病,提高微循环,心梗脑梗、气血不通等患者可多按压。

  搓手心能刺激手部穴位,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同时还能提高双手的灵活度,强化手和脑的协调力。

  小窍门:直接搓手,对穴位的按压、刺激作用小,可以握住筷子搓手。切忌过急,过度用力。

  脚被称为“第二心脏”,连通着全身的神经和血管,却在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常易血流不畅。睡前搓搓脚心,能活血通络,补脑益肾。

  右手握住右脚背前部,用左手沿脚心上下搓到脚心发热;再换脚重复先前动作。搓的力度以自己舒适为宜。

  先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 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再搓脚心10分钟左右能起到刺激经络的作用。

  头部穴位多,晨起用五指梳头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和提高脑部血液流动。

  【方法】手指半弯曲,用指尖由前向后梳挠头皮;先梳头皮中线附近,再依次向左右两侧及耳朵上方头皮移动;重复做三遍即可。

  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伸伸懒腰,确实有助于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健方法,很适合老年人。

  【方法】平躺在床上,双手高举过头,十指用力伸直张开;双脚伸直,脚尖向下压,伸展全身;呼气的时候,左右扭扭身。

  擦鼻翼(迎香穴)可促进鼻部血液流通,改变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通利鼻窍之效。

  【方法】手指放在风池穴按揉,半分钟左右,有酸胀感为宜;再抓一抓脖子,捏住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向上提拉,以舒适为度。

  【方法】用食指按压太溪穴,用拇指按揉太溪穴。平时如果您觉得下肢酸胀,都可以做这个保健穴位按摩,每次按摩5到10分钟。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