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前后要防倒春寒名老中医为养生支招

2019-02-21 21:43

  2019年的“雨水”正逢元宵佳节,雨水节气后,天气变化不定,最易出现倒春寒。如何养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其华教授为大家支招。

  雨水养生首先提倡晚睡早起,应遵循“晚睡早起,与日俱兴”的原则。在晚上23点之前上床,因晚间23点到次日凌晨3点是肝、胆的工作时间,如果这个时间不睡觉,就会使其工作负荷过大,久而久之就会损害肝脏。到了早晨,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到户外去散散步,放松身体。同时,雨水节气前后,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此时要合理春捂。

  雨水后,应适量进行户外运动。中医认为,肝主筋,坚持锻炼能舒筋活络,促进新陈代谢,令人肝气疏泄,阳气生发。运动虽好也要有度,过量运动反而会损耗阳气。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快走、慢跑、游泳、跳舞、瑜伽、打太极拳等。

  (雨水节气后,天气变化不定,最易出现倒春寒。资料图。图片由星辰拍客 古意斋主 摄)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

  雨水时节,随着自然界的降雨增多,人体内的湿气也随之而来,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脾胃虚弱者,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所以应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陈其华教授推荐芡实莲子苡仁汤。原料为排骨300克,芡实50克,莲子50克,薏苡仁50克,陈皮10克,姜3块。具体做法是排骨洗净切块放入锅中煮开捞出,各食材洗净后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熬煮30分钟,加入少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可起健脾祛湿之功效。除此之外,还可常食扁豆红枣粥、山药粥、板栗桂圆粥等。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