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社区养老设施全覆盖年底覆盖率将达62%

2019-12-05 03:08

  一日三餐不用愁,生病可做常规治疗,还可以参加各种消遣活动,身旁全是熟悉的左邻右舍……“养老不离家”的晚年生活,你期待吗?日前,位于渝北区宝圣湖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里不仅为老人提供食、住、娱、医、养、护一站式养老服务,还成为他们精神情感寄托的“家”。

  刘翠英是入住宝圣湖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第一批老人。每次吃完饭,护理员总会提醒她:“刚吃完不能坐着,对你的消化功能不好,我们到走廊上走走。”隔壁的蒋志兰老人走路比较利索,喜欢到刘翠英老人房间串门。有一天,她提出,刘翠英老人床头的花比她床头的好看。护理员谯合英便立即为她换了一盆艳丽的红色小花,老人高兴得像个小孩。

  “这里的伙食味道好,清淡营养,菜品又多。”今年83岁的杨明秀老人,家住宝圣湖街道社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生活需要他人照料。杨明秀老人说:“女儿都要忙工作,家里无人照顾,就选择住这里了。我不用为一日三餐头疼,还有人陪我聊天,有人帮我洗澡,比在家里强多了。”

  这不是个例。据介绍,宝圣湖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总面积4300平方米,可容纳180余老人。为给老人的“幸福养老、乐享晚年”提供保障,中心配备了专业护理员,护理员24小时待命,使老人在舒心的环境下安享服务。

  记者看到,宝圣湖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置有服务接待、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健康管理、文化教育、人文关怀、休闲娱乐等功能区域。“结合智慧养老设备和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对老人的定时定位、全时关怀、紧急呼救等功能,为周边1.5公里半径内2000位社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康复理疗、文化教育、短期托养(‘喘息’服务)和长期托养服务。”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家离养老服务中心很近,走2分钟就回家了。”李清山老人觉得这样的养老模式很不错,“白天在养老服务中心有人照顾,有人作伴,晚上回家还能和子女团聚,挺好,就像上学一样。”宝圣湖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后,李清山的家人就把他送到了这里。“这种‘喘息’服务方式适合我,如果我住在家里,可以请护理员随时上门送饭、助浴、检查身体、打扫卫生。”护理员杨琴一直负责照顾李清山,每天白天几个小时的相处后,杨琴已经成了老人的左右手。

  据介绍,只要托养的老人愿意,白天随时可以到宝圣湖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参加活动,中午可以在服务中心餐厅吃饭,到日间休息室休息,下午继续参与感兴趣的活动,晚上再回家与下班回来的子女享受天伦之乐。

  “今年全市15项重点民生实事中,养老工作占3项。今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都在推进社区养老设施全覆盖。”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各区县整合卫生医疗、生活配套等资源,盘活闲置资源谋划选址,其中,两江新区等购买适老化房产,渝中、合川等补贴租金支持社会力量自主选址,铜梁区清理办公、厂房等闲置资源优先遴选养老场所。

  据介绍,目前,我市共落实68个养老服务中心和648个养老服务站选址,其中政府购买6处,利用闲置商业、办公、厂房27处,企业自选35处。目前,已竣工28个养老服务中心和232个站点,40个中心和416个站点正抓紧施工。据介绍,到今年年底,城市社区设施覆盖率可从39%提高到62%,具备社区休闲活动和嵌入式托养功能,新增2000张社区养老床位。

  此外,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沙坪坝等4个区试点推行老年人助餐、助浴、助医等居家照顾服务,失能特困人员和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每次可享受3元助餐补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次享受20至50元助浴补助。在渝北、渝中等地试点居家养老服务包制度,培育上门服务企业35家,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免费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居家服务,惠及老年群体2000余人次。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