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健康养老地产发展潜力分析

2020-02-09 12:07

  “看面子全是土豪,看里子全是负债。”现在的房企已经是负债高企、资金链极度紧张了,今年一季度的销售势必萎靡,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很可能是房企们最难熬的日子。

  独立经济学家杜猛认为:现有的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约十万家,数量在未来十年内会消失四分之三,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决定的。与其同时,中国房地产营销类公司会消失十分之九,受互联网+房地产营销模式发展的影响,经纪方式的转变与城市更新,会淘汰出局绝大部份公司,这是市场决定的。

  不论是住宅类地产企业,还是城市开发类与商业类地产企业,抑或近年来兴起的科技地产与工业地产企业,都需要思考一个重要问题:房地产行业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又向何处转型?

  我们的解决方案的出发点是响应“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家越来越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扶持。结合当下养老产业发展状况和养老产业政策热点。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2022年将突破10万亿元。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57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9万亿元。

  随着社会、科技等的发展,人们的寿命大大延长了,但与之相对的,人口的生育率却在降低,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老龄化的问题。老龄化,通俗点说,就是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长并且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到2050年,中国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趋加剧,成为促使养老产业迅速发展的动力。

  中国的养老产业刚起步不久,尚未探索出真正成熟的模式,也不存在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涉及面较广的新兴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目前中国的养老服务模式主要分为传统的家庭、机构和社区养老三种。

  中国民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中国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同比增长10.7%,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达2.9万个。随着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增加,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整体趋于上升,但增长速度逐渐下滑。随着养老服务基建加强,养老床位供应情况将得到改善。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并外延扩大,大健康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大健康行业众多细分子领域中,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其他医疗、医药等传统领域。

  康养产业因其关联性强、覆盖领域广的特征,极易与文化事业、旅游产业、绿色农业融合创新,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为我们探讨文旅融合视野下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各种新的居住产品和商业模式,特别是在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和“银色经济”的背景下,我们基于:

  全龄健康社区核心是要围绕着整个家庭成员的健康诉求来做。定要创造出充满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全龄健康社区,在相应建立了相关配套以及保障空间之后,服务是核心,运营是核心。长者,买的是整个退休保障体系。当他认为买的是服务和生活方式的时候,对资产的敏感度才会降低。

  打造真正的健康社区:健康不仅为没有疾病,而是在身体、精神、社会关系实现完全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真正的健康包含六大核心要素——身体、社交、环境、精神、认知、情感。实现六大核心元素的平衡才为真正“健康和幸福”(健康平衡轮)。我们的全龄健康社区解决方案就是把这六个元素通过商业模型和运营落地从头到尾、彻头彻尾地贯彻下去,深入到4-2-1或者4-2-2家庭的每一个成员的方方面面。

  “房住不炒”作为宏观调控顶层设计中的关键核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房地产的格局。未来围绕这一理念的创新探索会越来越多。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