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东财披露了2018年年报,在券商行业极度悲观的一年里创造了令人艳羡的成绩。这一轮券商股行情里面表现最强的股票,如果错过了中信建投,多少还能怪手气不好;如果错过东财,可说是凭实力抱憾了。
从年报及一系列新近披露的信息来看,东财还是心思缜密,惜于披露打法的。最新的一季度业绩预告里面,东财提到了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业绩提振,给了一个0%~30%的上升区间。
熊市对于券商的考验更多体现在经营和管理,东方财富的稳扎稳打,也能从零售业务线的布局和自我实现上找到一些线、证券经纪业务。
从2018年二季度开始,交易所不再公布券商的详细交易数据,据悉截止到上周,东财场内交易市场份额已经站上2.25%平台,结合过往数据,这个市占率大概在行业前12左右的位置。东财证券客群的特点是活跃交易型的客户多,零售客户质量比较高。这一点可以从它的两融数据上面得到验证,2018年东财融资融券利息收入从上一年度的3.8亿增至5.9亿,逆势大增55%。
看东财的产品销售业务,需要把证券的代销金融产品业务,跟天天基金区分开来。数据上看东财证券的销售业务也有起色,年度收入从1千万增到4千万。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天天基金在产品超市的道路上一骑绝尘,产品、工具以及各类细分功能之间的联动已经做到极致,多维选基、产品定投、基金转换、多账户,都已经做到其它竞品难以匹敌,在这块蚂蚁财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客群来源上。这也迫使其它券商去反思,产品超市的模式是否还依然适合券商去探索,以及怎样在产品的投顾和线下推动环节去发力。3、资产管理业务。
东财去年拿下了公募牌照,这个持牌公司的直接股东是东方财富证券。资管业务有天然的同质化特征,现在监管也在鼓动机构、市场、产品的准入更加市场化,其实新进的公司压力最大,它们基本上有两种选择,一是跟强渠道绑定,二是靠特色产品突围。东财基金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渠道,如果围绕客群特征(活跃交易股民)去做产品的特色,一定会在指数产品上面下功夫。基金的费率越来越低,而且监管推动费率透明化会加剧费率竞争,如何通过自有产品去实现更灵活的业务组合,逐步向管理费上去转移收入来源,这是东财的基金超市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看点。在我看来,场内交易、产品销售、资产管理这三个圆之间的打通还不能完全说明其模式的成功。东财的成本控制极佳,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在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券商2017年度业绩排名中间,东方财富证券的成本管理能力位列行业第一。这一项指标的计算方法是:
,在同等体量的券商中间比较具有可比性。当然结合上面的图我们还能看到,熊市中间东财经纪业务的成本管理更加审慎,CIR控制在30%以内。券商最贵的成本就是人,据说东财证券招聘时都会强调自己是互联网公司,言下之意,从事传统业务的员工,薪资不能对标其它券商,底薪也给不到很高。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有关金融业务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最近有篇文章在朋友圈转的比较多,说港美股券商富途证券、老虎证券的单客入金成本已经抬到了1860元,除了客群本身体量小以外,问题还出在价格竞争上面。这样的投入,何时才能回本?
这两年互联网券商的概念已经很少再提,它的式微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现实情况违背了互联网模式的最终目标是降低成本这一事实。
回头去看,所谓的传统业务互联网化、生态圈构建云云,最终都要回到成本和收入的匡算中间去。这些动作的终极目的是降低成本,但难处在于,只有规模起来以后,成本控制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如果满怀理想地陷入到提升客户体验、创造社会价值之类的自我认知里面,最终只能失败,过程之中也只是徒增更多成本而已。所以万变不离其宗,近乎苛刻的成本控制,才是互联网券商的商业模式本质和终极实现路径。
爆仓4天内发货【3D舒背腰靠 ,舒适减压】舒缓腰椎压力,防菌防霉,远离久坐的腰背酸胀!
全球350万读者,爱迪生、比尔盖茨都读!环球神级少儿科普杂志《How it works》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