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公众号主理人,互联网转型专家,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任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业战略顾问,他总能将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地探寻出商业本质,发布在他的公众号“刘润”(ID:runliu-pub)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润”(ID:runliu-pub),世界经理人经授权转载。
最近关于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很多,有个订阅“刘润”公众号的同学,在后台留言说——
一定有人要每月还房贷、车贷;一定还有人会有要赡养的父母,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
我也相信,每个做出裁员决定的老板,内心也备受煎熬,他们一定是辗转反侧,才做出这样痛苦的决定。
关于最近的裁员,站上风口浪尖的还是互联网公司,我把这些互联网公司分成两类。
很容易理解,融资是这些公司的养分,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能融到的钱也随之收窄了。
另外一类,是今天很多所谓“大”互联网公司,他们的经营也受到了挑战,但很多公司自负盈亏没问题,至少能赚钱。
我曾经写过篇文章——《失去信心,四季如冬》,写下了我看到的中小企业遭遇的困难,这里就不再赘述。
去年底的一天,我收到一条凌晨 3 点多的消息,说非常焦虑,已经失眠一段时间了,公司也已经裁员一半以上,资金流马上就要断了。
他说,除了自己和家人住的房子外,都已经抵押出去了。实在不行,把这套也抵了。
我那每个月几千元的工资,对公司来说,简直杯水车薪,为什么要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呢?
其实,对一家公司来说,员工到手7000元,相应的运营成本很可能是 3 万元。
对公司运营数据有过一些了解,每家公司的成本结构大不相同,我就以微软为例。
比如说你一个月的收入是 1 万块钱,你自己还要交税,拿到手的大概 7000 ,但公司其实为你付出的成本大概在 14000 左右。
这个三倍左右的成本,就是你一个月收入 1 万,你到手 7000 ,其实公司一共花了 3 万。
中间管理层不会直接创造价值,主要工作是管理、检查工作、分配任务、带团队等等……
中间管理层也有个比率,比如说一个人管 6 个人,那么也就意味着,三层架构的公司,那么第一个老板加中间的 6 个管理层和下面 36 个员工,那么员工管理层占整个公司的比率就是,7 个人除以 43 ,大概是 16% 左右。
多到什么地步?有的公司管理层甚至能占到 50% ,即便你的公司没那么夸张,大概也有 20% 。
一家公司,20% 到 50% 的人并不直接创造价值,是因为公司大了而必须要有的一些员工。
我们按 50% 算,也就意味着一个收入 1 万元的员工,那就必须要配另一个人管他。
一个员工最终拿到 1 万块钱,其实公司为了运营,总共花了近 6 万块钱。
经过这样的计算,你就会发现把公司缩减这件事情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它的成本是超乎你想象的。
就是他们觉得既然现在所有人都说现在是裁员潮,所以在这个时候裁员就不会引起社会的反弹。
所以有些公司就借这个机会来做一些人力成本的结构优化。 就是他说裁掉一些,其实他同时也还在招人,他是借这个机会做一些人员的调整。
因为有很多公司在裁员,那也就意味着有很多优秀的人会释放出来,他就顺便干掉一些他们认为不怎么优秀的,然后招一些新的血液进来。
比如说连续几次迟到、有诚信问题、拿了客户的回扣等等……这些问题千万不能有。
裁员其实是按部门来裁的,股东或者高层觉得有必要暂时放弃某个业务,那么一个部门都会被裁掉,你优不优秀都不重要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临时抱大腿哪儿那么容易?平常多留意公司内部的机会,保证自己在核心业务部门里。
经常写写简历,然后看看自己的简历,如果投向市场,是不是真有竞争力,市场是不是会给你 offer。
恰如我在《失去信心、四季如冬》里给我的那些企业家朋友的建议一样,我也希望你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本文系刘润授权世界经理人发布,并经世界经理人编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世界经理人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并请附上出处(世界经理人)及本页链接,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ID:CEC_GLOBALSOURCES)
© 世界经理人:自1999年创立以来,世界经理人网站(致力于引导职业经理人实现卓越管理,以专业的形象为经理人用户全方位提供最佳管理资讯服务和互动平台。
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留住他们,公司必须实施运营转型。本文提出了5种工具能够帮助公司达成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