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互联网发展路径扫描:行业转场催生二线城市崛起

2019-03-09 13:49

  而湖北互联网发展的根据地则设在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武汉光谷”。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武汉东湖高新600133)区聚集了2100家互联网企业,其中包括估值15亿美元的斗鱼、估值10亿美元的卷皮网、斑马快跑、直播优选等四家本土独角兽企业,以及小米、滴滴、旷视科技、奇虎360、小红书、尚德机构、编程猫、青藤云安全、今日头条等60多家外来互联网公司的第二总部。总计融资107亿,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企业家选拔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这一破天荒举措,还得归功于两个月前媒体人雷建平那篇痛陈湖北互联网产业发展弊病的《出了雷军周鸿祎,湖北却消失在中国互联网版图》。

  2016年1月,武汉东湖新区发布“‘互联网+’十条”,设立首期2亿专项发展资金支持“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引进等。特别是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最是烧钱的宽带资费提出了自用带宽100M以上的重点企业,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年宽带资费30%补贴。此外,对上轮融资达5000万元且估值达5亿元的准“独角兽”企业连续3年实施办公租金补贴,对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在高新区设立“互联网+”创投基金和天使基金的,可按最高比例不超过50%、总额不超过1亿元参与引导投资。

  “早期武汉是以国企,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为主的。政府认证一个企业好与不好,给予什么样的支持,那就看企业的产值、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上述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若对互联网企业还沿用这个评价方式,将制约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现在就关注提供多少就业岗位,税收也把员工个人所得税算进去。”

  补贴政策和评价体系转变对湖北本土互联网企业来说效果显著。一年不到,斗鱼、卷皮、宁美国度、盛天网络组成的光谷互联网+F4集结完毕,前锋先行。截至2016年底,光谷800余家“互联网+”企业总收入达780多亿元,融资总额超过29亿元。紧接着,2017年1月13日,光谷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以500万元人民币为启动资金注册成立。

  而此时,武汉东湖高新区已聚集了2100家互联网企业,其中包括估值15亿美元的斗鱼、估值10亿美元的安翰光电、卷皮网、斑马快跑、直播优选等五家本土独角兽企业,以及小米、滴滴、奇虎360、小红书、尚德机构、编程猫、青藤云安全、今日头条等60多家外来互联网公司的第二总部,能够提供超过10万的就业岗位。

  出于降低成本、业务扩大和全国辐射的需要,近年来许多互联网企业从一线城市向具有产业基础的新一线、二三线城市迁移,互联网行业的版图一再变动。

  随处可见的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以及方便的政务、医疗网络也充分说明其在生活方面的大数据化。《2017年成都市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成都市互联网普及率达67.4%,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成都网民在网上约出租车/专车类的使用率达52.9%,在共享单车类的使用率达49%。

  目前成都拥有互联网企业3000多家。其中包括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在天府软件园买了两栋楼的腾讯分部、新浪研发中心、携程、陌陌、迅游、百词斩等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以及约80%的全国网络零售百强企业分部。2017年,成都“互联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大数据/云计算领域企业营收122.4亿元。

  武汉密集的高校资源为小米的人才招聘和培训提供了便利。目前小米武汉总部已经和武大、华科等十余所高校展开校企合作。一边将核心研发骨干送到学校去办讲座、开选修课,请学生来实习,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一边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合作,共同研究或通过小米生态链企业和合作企业为学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提供应用场景,实现产品落地。

  因为看中了武汉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市场潜力,累计融资6亿,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的少儿编程行业领头羊编程猫于2017年底决定在武汉设立分公司。到了2018年7月,由于业务量激增、本地市场扩张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编程猫武汉第二总部正式成立。通过一场创意编程比赛,半年内编程猫已经与光谷附近10多所小学达成合作。

  “中国互联网在面向企业端、生产端的应用一直是短板,国外在这方面发展更为迅速,他们的互联网应用是从产业入手的。现在互联网行业面临着从ToC端向ToB端的重心转移。我们的信息技术手段在迅速成长,生产性、服务性企业,也走到了需要互联网这一步,互联网的技术精英也需要去寻找对生产、服务活动的接口。可能在‘十三五’后期、‘十四’‘十五’阶段,产业互联网将迎来爆发期。”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胥和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要求互联网企业就必须到产业聚集区去,互联网技术人才对产业的工业流程和工业工艺有深入理解,进得来生产场景。”

  “十年前我还没去小米,在武汉工作,光谷这儿一片荒凉,看现在发展得多好,以后肯定还会更好。“刘国俊坐在光谷金融港的办公楼里感慨道。如今,每到上班高峰期,光谷软件园、光谷智慧园、光谷未来城、光谷金融港等产业园区一排排建筑鳞次栉比,无数年轻的面庞穿梭其间,共同构成了武汉互联网的明天。(编辑:贾红辉)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