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真正原因是什么?马云、王健林、任正非:钱太多!

2019-03-09 17:43

  “我曾经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给了曲德君太多的钱,我跟一些企业家讨论,他们说当初网科少给点钱,定个投资上限就好了。看来钱不能给得太多。”

  王健林说的万达网科,曾被寄予厚望,2016年底成立,由原万达金融集团总裁曲德君担任总裁,标志着万达集团全面转型现代服务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万达网科一年费用支出超过10亿,被内部抨击为“不创造任何效益”,2017年年底甚至还传裁员超50%的新闻。

  我们总说,创业最艰难的就是没钱,每天眼睛一睁就在操心钱,没有钱就活不下去了。

  但有了钱,就一定会成功吗?马云、王健林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你:钱太多,有时候真不是好事!

  当时,阿里巴巴创立才一年,但已成为明星企业,先后得到了高盛、软银500万、2000万的投资,再也不是那个蜗居在西湖边的民居里的小公司。

  连英国CNN电视台都称赞:“阿里巴巴是第一个迈向西方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创立海博翻译社,三年不盈利,要靠自己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袜子回来卖,以补贴翻译社的运营;

  做中国黄页,自己背着一个小黑包到处上门推销,被狗咬、被别人赶出门“你怎么不预约”、甚至还被说是“骗子”。

  带着团队在北京做政府项目,14个月后,决定南下杭州再次创业,这才成立了阿里巴巴。

  所以,历经千难万苦,阿里巴巴终于有钱又有名,马云也不再是那个被人看不起的屌丝。

  他把公司总部搬到美国,国内总部搬到上海,在硅谷、欧洲、韩国、北京等地有10余个办事处。

  高管要请世界500强的副总裁来当,还要花六位数的年薪,从微软、雅虎那里抢来最好的工程师。300名员工,外籍员工就有40个。

  当时的马云豪情万丈:我们得请高管,我们得请洋人,请世界500强的副总裁!

  现实也给了马云无限的动力,当时互联网热度高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4年涨了17倍,当时只要名称中有“的股票,都遭到投资者疯抢。

  至于马云,还登上了2000年7月《福布斯》的封面,成为50年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家,上面写着——中国互联网开拓者。

  2000年9月10日,阿里巴巴“第一届西湖论剑”召开,张朝阳、丁磊、金庸等大咖汇聚一堂,但大家的焦点,无疑都在东道主马云身上。

  当时的马云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着,再也不是那个穷得被人看不起的屌丝,没准还会感慨一句:有钱,真好啊。

  2000年年底,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跌,亚马逊不到半年就从高位的113美元跌到了65美元;硅谷74%的互联网公司现金流为负!

  1999年底,阿里巴巴赚了287万元,怎么赚回来的?——在线商业推销、广告系统集成主机托管,甚至还包括饭店预定,只要赚钱什么都做。

  到了2000年,这样的生意也做不下去了,每天就是烧钱,一分钱收入都没有。

  “当时只要愿意跟着马云干,愿意每个月只领600块钱工资,就可以成为创始人。”

  不仅人不行,大家也不知道该干嘛,组织架构一片混乱,老员工各自为政,新员工假装在工作。

  后来,马云评价:阿里就好像两百个人在踢足球,大家冲来冲去,出了一身臭汗,结果连球都没有摸到。

  马云爱吹牛大家都知道,那时候马云最爱说什么目标、使命、价值观,根本没有形成具体的准则,员工们都一片混乱,劲头也没法往一处使。

  这些问题,马云统统没有解决,只是之前公司有钱,大环境也好,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所以才被掩盖下来。

  现在,潮汐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阿里的资金只剩不足1000万美元,一个月支出就要200万美元,而且没有收入没有融资。

  危急关头,马云还算清醒,请来51岁的通用高管关明生当阿里的COO,关明生一翻整顿,关停的多余的办事处,裁减了不少人员,把阿里每个月的开支从200万美元降到了50万美元。

  然后,阿里巴巴一直艰难地活着,熬过了2002、2003年,终于在2003年底迎来盈利!

  之后,劫后余生的马云就对这件事一直铭记在心,后来参加《赢在中国》节目,他面对选手,谈起了自己的这段经历,最后说:

  “我想提点我的建议和想法,13号(贾豫)你的项目不错,人很踏实,但是不应该给你钱,给你钱会害了你。很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钱太少,而是钱太多。”

  现在不少创业公司,拿了投资人的钱,就开始用豪华办公室,员工动不动就下午茶、福利,大量招聘高薪员工充门面,根本忘了自己最该踏实干的事到底是什么,最后只能关门收场。

  别看现在华为财大气粗,一年收入5200亿元,员工平均薪酬60万,但华为现在的成绩,完全就是被“贫穷”逼出来的!

  1985年,任正非在深圳一家电子公司当经理,收入高工作稳定,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谁知一个不小心,他在工作中被骗了200万元,被公司开除,还背上了200万巨债。

  妻子见此,赶紧和他离婚,任正非与父母、侄子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日子根本过不下去了。

  华为最开始做贸易,买卖各种电器,后来任正非通过一位广东电信业的专家朋友,觉得电话交换机这个很有前途,于是准备做一个。

  就这样,任正非在深圳宝安一座工业大厦租用了仓库,既是公司又是员工宿舍,大家开始研发交换机。

  大家在高温下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工作,设计制作电路板、话务台、焊接的电路板,编写软件,调试、修改、再调试。

  本来任正非觉得,通信市场这么大,即便华为是小公司,弄个小产品也会有机会。

  任正非把所有资金投入到C&C08万门机的研发中,7位创业元老有3人觉得前途无望,悄然离开。

  苦撑两年,“C&C08”大型程控交换机终于研发成功,并于1994年推向市场,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二!

  华为眼看就要一飞冲天,却被当时的国际电信巨头盯上了,这些巨头仗着有钱,也开始大幅降价,就是要把华为打倒!

  不得已,任正非只能另辟蹊径,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深入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

  因为穷而诞生、因为穷而坚持产品、因为穷而选择新的路线,华为的成功,完全就是被“贫穷”逼出来的!

  所以,即便后来华为功成名就,任正非仍然对这段经历念念不忘,在采访中直言:

  其实穷一点也不是坏事,看看马云和任正非你就知道了,只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你才能激发出全身的潜能!

  因为穷,你不会想着砸钱做广告,而是踏踏实实做好产品,用产品来换取用户的认同;

  因为穷,你不会盲目招人,而是先做好组织架构,把每一位员工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因为穷,你不会靠烧钱补贴用户这套,只能仔细考虑不同的领域、从另一个角度入手。

  “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后来,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发展为世界上着名的“花园城市”。

  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更慢。

  类似的诅咒,在商场也成立,不少被大公司大力扶持的项目,总是敌不过一穷二白的“泥腿子”。

  之前一篇《阿里阵亡“全家桶”》的文章刷屏了,即便是财大气粗的阿里,做出来的东西也不乏失败之作:

  背靠阿里、腾讯这两棵大树,却没有做出可喜的成绩,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条一定是会是:

  咬牙挺过去,老天给你关了一道门,一定会给你留一扇窗,没准现在的艰难,正是以后大展宏图的基础。

  “老天爷是最斤斤计较的商人,如果你想从他那里得到点什么,必须付出10倍的代价。”

  在这段时间,你会经历“一块钱逼死好汉”的困窘、会经历到处求爷爷求奶奶的尴尬...

  如果熬过去了,你就能在这段时间浴火重生,和过去的自己完全摆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所以,别为今天的困窘失望,也别因今天的富有得意,未来只会属于那些在艰难和诱惑中依然不忘初心的创业者们!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