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强竞争的互联网圈拿什么克服你的焦虑?

2019-03-10 08:30

  这里没有侥幸,没有永远的第一,甚至什么都没做错,只是用户没兴趣了,都会很快被淘汰,这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哪里要三十年?三年就能让一家公司从云顶之巅跌入深渊山谷,从无人问津到天下皆知……

  很多企业家都说自己睡不好觉,担心被淘汰,就是这种大背景下“焦虑症”的缩影。

  为了让公司有持续的生命力,许多企业把这种残酷的危机意识引入内部,创造了独特的内部竞争机制,渗透进组织发展。

  腾讯把赛马制运用到了极致,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微信团队如何杀出重围的故事。

  2010 年,苹果推出 iPhone 4 和 iPad,前者被认为是永恒的经典,后者开启了全新的浏览、视频、游戏模式。

  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售呈现爆炸式增长,用户快速地从 PC 迁移到手机上;

  反应迅速的雷军,带领小米率先推出了移动社交工具——米聊,赢得了抢跑时间;

  为了赢得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当时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分别在做同一款名为“微信”的产品。

  一个是原 QQ 团队,一个是成都团队,一个是来自广州研究院的张小龙团队。

  其实不光是微信,腾讯另一款现象级的产品——绝地求生,可能你更熟悉的名字是“吃鸡”,也是赛马制下的成功典型。

  是的,一款游戏,组织内部居然有 6 个团队同时在做。内部赛马,比到中段,有 4 匹马体力不支,方向错误,被淘汰了。

  6 个团队同时做吃鸡这款产品,只有一个团队一骑绝尘,跑不动的,都解散吧……

  吴晓波说过:腾讯内部的生态养成和赛马机制,最终决定了它可以在长期的奔袭中保持战略的准确性,在关键节点出现关键人物有关键性的产品……继续向前打。

  如果没有这个组织化能力,面对虎视眈眈的后来者们,腾讯可能已经死好几回了。

  有人会说,腾讯这样做,浪费了那么多资源,打击了失败团队的士气,还那么残酷,有病吧?

  这不是病,这只是大公司的焦虑症,赛马制,是这些企业自己给自己开出的药方。

  我们可能只看到 6 个团队同时在做吃鸡这款产品,却忽略了企业外部还有成千上万的竞争者虎视眈眈。

  的确,企业内部有些马跑到一半死掉了,很残忍,但这是必要的牺牲。在 6 匹马中只要跑出一匹马,就会是腾讯这匹大马的成功。

  在角逐出结果那天之前,腾讯可能都是 6 倍于他人的投入,其中 5 倍是浪费,甚至 6 倍都要打水漂。

  但是,在赛场不明朗的前提下,担心被超越的腾讯,必须通过赛马赌一把,提高成功的概率。

  内部的牺牲,有时是必要的,这是用团队的浪费和死亡换取发展的速度,这是大企业焦虑症下的战略思考。

  许多创业公司,也想试错,也想浪费,但是……浪不起啊。一个团队钱都不够花,更何况养6个团队呢。

  他们会对自己说,我没办法赛马,但我自己就是能成的那匹马。用生死威胁逼迫自己跑得更快,不赢就死。

  他们会对自己说,我没办法赛马,但我自己就是能活成的那匹马,我要成为天之骄子,我要更快。

  千万别小看这些企业,就是他们让大公司患上了焦虑症,让这些已经成功的企业家在深夜失眠彷徨。

  因为对于未知的世界,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对,没人知道。这不仅是快的问题,还有方向问题,东西南北中,你要选哪个?

  可是另一个角度看,外部的创业团队加起来成百上千支,每个团队都奔往不同的方向,他们融合变成一匹超级大战马,就是要颠覆大公司,推倒一个帝国。

  哪怕强如腾讯,就算再厉害,也只有6个方向,要抵挡外部的 100 匹马的 100 个方向,谈何容易。

  即使外部这 100 匹马死了 99 匹,大公司也不敢睡上一个安稳觉,万一,万一剩下的那一匹,成了呢?

  IT行业的变化异常残酷,千亿级公司没落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到了千亿级别没落的概率可能更高。

  是的,人要清醒,在没人为你鼓掌时,要卧薪尝胆,有人为你鼓掌时,要警惕危机。

  他每天 4 点 45 起床,他总觉得在遥远的远方还有敌人,敌人正在拿着武器等着他战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以产品经理、运营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平台,集媒体、培训、社群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人和运营人,成立8年举办在线+期,线+场,产品经理大会、运营大会20+场,覆盖北上广深杭成都等15个城市,在行业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平台聚集了众多BAT美团京东滴滴360小米网易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总监和运营总监,他们在这里与你一起成长。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