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每年“315”前后,各级消费者保护组织、不同媒体都会集中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曝光,互联网公司往往“榜上有名”——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7年至2018年的央视“315”晚会点名案例中,与通信、数码科技、互联网相关的占比就达到22%。所以有人称,“315”也是检验互联网公司危机公关能力的时候。
“创新”是互联网行业的关键词,新服务新业态层出不穷,互联网企业服务的对象也越来越多。但是,在新服务和新业态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侵权风险。当然,这些“风险”需要一分为二看待——有的是因为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刚刚出现,还不完善,所以在发展中可能会出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如果是这些,那么企业在遭到曝光和批评后,虚心接受,只要态度诚恳、补救措施到位,相信能赢得消费者的谅解。
还一个让互联网企业特别担心“315”的是企业本身就“心里有鬼”——深知自己的服务存在问题,尤其是存在之前已经遭到曝光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本回答由网友推荐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知道合伙人2019-03-15专业搜索引擎优化顾问团队,以360°SEO与SEO3.0S的服务理念为依托,将SEO与企业营销战略紧密结合,通过精准细致的服务,提升网站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获取有效流量;向TA提问展开全部每年“315”之前,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很心跳的快:怕点名、怕批评、怕维权,以至各处密查谁会被曝光。由于每一年“315”前后,各级消费者维护权益、一致媒体都集中对困扰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曝光,互联网公司屡屡“榜上有名”——据不纯粹统计,仅在2007年至2018年的央视“315”晚会点名案例中,与通信、数码科技、互联网相关的占比就达到22%。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为你推荐: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