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避免上当受骗需要消费者、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的监管要严之又严。第二企业要良心生产,自觉抵制欺诈和虚假宣传,这也是让良币驱逐劣币最有效的方法。第三,需要有效的舆论监督,通过媒体监督、举报等方式让欺诈和虚假宣传现象无所遁形。第四,需要消费者自身提高防诈骗意识。(中新经纬APP)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信用消费与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今年消费者对保健品类产品的不满意率高达28.6%,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除此之外,还有湖北国创伟业生物技术公司将一款银杏软胶囊的保健食品,一次向50多名老年人销售14万元产品。武汉乐百龄生物科技公司将一款名为甘舒堂乐粉的食品,一次向40多名老年人销售5万多元产品。
在微博、QQ等社交媒体上,渴望曝光保健品行业乱象的网友们表示,“期待315晚会上曝光问题保健品,让奸商受到应有的惩罚”。
保健品行业乱象为何“野火烧不尽”?一位多年反传销人士对中新经纬透露,根本原因是保健产品的高额利润驱动,一个产品的净利润可达几十倍,除此之外,更为诱人的是保健品公司内部的奖金制度,有的公司奖金表拨出比可达到72%,“躺着赚钱”的梦想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罔顾法律和道德约束。
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超过65%的老年人使用过保健品,有近66%的老年人因公司推销、广告宣传而购买保健品。
上述人士指出,保健品推销人员通常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文化程度低、辨识能力弱和人体机能下滑等因素,尤其对于一些疑难杂症采用夸大宣传的方式,更容易获取老年人的“青睐”;最后,保健品推销公司本身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推销过程基本是以业务员口头交流的形式,很难留存证据,即便消费者意识到上当受骗,这些保健品公司也会拿出“这家店不是我们的、业务员并非公司内部员工、虚假宣传为少数素质较差的社会人员的个人行为”等作为“挡箭牌”,不仅逃避了法律制裁,更给消费者维权带来难度。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曲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曲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曲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站发布的所有信息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如遇到任何以本网站名义收取费用的情况请向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纪检部门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