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寒冬下专科生的简历为何更容易被pass掉?

2019-03-19 20:55

  寒冬之下用人方有种种的考虑,专科生及那些不是名校的毕业生要做的不是抱怨门槛苛刻,而是提升自己的技能,让自己更有价值。

  2018年下半年互联网行业掀起了近十年来史无前例的人员优化调整,名单上不乏我们众所周知的那些大厂,滴滴、美团、百度、网易……

  就算到了2019年春节后也没消停,滴滴春节后宣布裁员2000人;京东裁员10%副总裁级高管,韬蕴资本无力支撑团队等等这一系列都向人们宣告着2019远比人们想象的要难熬。关于跳槽,周围好多人都表示没找到下家之前不要动,大环境不好。

  另一边猎头疯狂的挖候选人,公司也没闲着,先是裁员,然后再招人,学历门槛从本科,变为统招本科,到985、211院校,再到研究生。要求有大厂背景,到有连续3年以上的大厂背景,看着一堆堆的JD,还有身边的大把求职者,能匹配上的少之又少。

  这就跟媒人介绍相亲,男方、女方条件都不错,但是男方要求跟女方要求匹配上,双方都开心,这个概率小之又小。近期帮一些朋友推荐简历都时候,发现一个问题,专科生的简历HR基本上看都不会看,直接拒绝掉。

  之前几个朋友经常说能力比学历重要,然而最近他们招人也不再看专科生的简历。出于内心的八卦,找了身边几位做HR以及总监以上的朋友聊,关于专科生候选人的问题。

  李沐,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CEO,跟他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他说目前除了销售以及客服岗位会考虑使用专科生,其余的能用本科就用本科,目前行业的现状就是各个公司招人以本科作为门槛,所以与行业保持同一水平,他在用人上的门槛也与行业看齐。

  2018年年底林南(某家上市公司高级运营总监)对部门架构及团队进行了优化调整,2019年春节以后决定针对新业务招人,他用人的要求第一条就是一定要本科,我打趣的跟他说,你之前团队50%的专科生,怎么换了家公司就歧视专科生了。出于朋友的关系,他跟我说出了他的考虑。

  随着大学扩招,本科生比例大大提升,越来越多的联合民办院校的增多,这两年的专科生水份越来越大;

  2018年最初组建团队的时候,面试了不下四五十个刚毕业1~2年的候选人,对比本科生跟专科生的面试状态,专科生对待面试的态度相对更随意,业务逻辑性不强,说话不严谨,在表述过往工作履历的时候都不能表达清楚之前做过什么,有哪些成绩,更多的是对前公司的抱怨。在当下的这种环境,没时间再去辨别优秀的候选人,只能通过增加门槛来提升效率。

  对专科生有点阴影是由于之前某个下属业绩完成的不好,年底得知绩效垫底要被优化,面谈之后没有对自己的工作做反思,反而在公司大吵大闹,恶语相向,现在想一下都后怕。

  与做了7年HR的肖萧聊,她表示即使是互联网寒冬,但创新业务以及重点项目还是有大量的HC,咨询了肖萧最近招聘的一些岗位JD(job describe),一看吓一跳,都要求统招本生,有的岗位门槛要求研究生学历,或有海外留学经历。内心一阵冷汗,还好我毕业早,否则现在连校招都难过。

  抱着尝试的心态,我把一个工作了8年某一线大厂的运营简历推给了肖萧,但这个朋友学历背景是专科生,肖萧委婉的拒绝了,她说现在只招本科生,专科生不会考虑的,即使是从大厂出来的也不会考虑。

  我问她为什么不再考虑专科了,她说这么多年的招聘经验来看,专科候选人大多有以下这些问题:

  林南、肖萧说的这些我深有感触,记得2017年年底在组建团队的时候,一天至少要见七八个候选人,看大几十封简历,起初学历的限制是专科以上。后来,因着急用人,为了提高效率,于是把JD的学历要求改成了本科学历以上。

  从用人方的角度,他们希望更快的找到合适的候选人,增加门槛可以提升效率,锁定合适的候选人,这并不代表专科生的工作能力就差。只是在互联网寒冬,供大于求的环境下,用人方希望更有效率的找到匹配的人。

  个人信息:让面试官在30秒内就知道你是谁,哪里人,什么专业背景,怎么联系你这些信息;

  个人评价:突出优势,比如说:你擅长活动运营,有哪些特点,工作软性竞争力有什么,让面试官了解你的优势点。

  (2) 工作经验,由于毕业1~2年的求职者经验都不是很多,主要分工作职责跟项目经验这两部分来阐述。

  工作职责:不要照搬招聘网站上的信息,建议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写,可适当的美化,但面试官也不傻,问你一两个问题就知道你什么水平了。

  项目经验:对做过项目的总结,量化到效果数据,用结果说线分钟,让面试官在1分钟内了解你,参考简历的个人信息及自我评价部分,然后再准备一个3分钟的,这个里面加上工作经验及项目经验,相当于把简历用3分钟说给面试官。

  根据面试官的级别来决定你用哪个时间的自我介绍,针对高级别的面试官,建议面试者用1分钟的自我介绍,因为级别高的人时间很宝贵,希望在短时间内了解候选者。

  (2)工作经验,实事求是,互联网圈子说大不大,任何谎言经不起推敲。记得之前面过某上市公司的运营,他讲完自己的工作经验之后,我觉得对于一个工作了不到3年的人来说,简直是太牛x了,于是就问了现在的同事跟朋友,刚好也是从那个公司出来的,才发现这个候选人讲的工作经验与实际的经验匹配度连50%都达不到,这就违背了诚信这一点,这也是公司最看中的一点。

  大家都想要聪明人,但不是耍小聪明的人,所以奉劝各位候选人能够如实描述工作履历以及项目成绩。

  (3)问题准备,一般在面试结束,面试官都会问候选人,你还有什么问题问我么,很多候选人都说没问题,其实问问题也是一种技巧,同时也能看出候选人是一个什么水平。

  3. 人脉积累工作的同时,多参加互联网圈内活动,积累一定的圈子,加一些行业的社群,跟同行分享经验,共同学习,提升彼此的认知的同时,未来或许还有进一步合作的机会。

  (1)业余时间,报考本科进一步的进修学历,最快1~2年的时间,边工作边学习,把本科拿下来,当再求职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新的门面。

  (2)学习专业能力,目前市面上很多课程、付费社群有些要交智商税的,还是有一些适合刚入行不久的小白去学习的平台的,需要咨询行业老司机帮忙甄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另外就是养成读书的习惯,书籍可以系统的了解体系性思维的途径,文章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多阅读有助于思维的提升。

  定期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进行复盘,在复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当然总结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只要坚持,会有一天发现自己有质的提升。

  寒冬之下用人方有种种的考虑,专科生及那些不是名校的毕业生要做的不是抱怨门槛苛刻,而是提升自己的技能,让自己更有价值,不给自己设限,脚踏实地的做事,这样不论在什么环境下,均可以游刃有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