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岛经济区2019年计划新引进产业项目300个

2019-03-21 10:40

  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红岛经济区如何绘就蓝图发起攻势?3月20日上午,记者在红岛经济区(高新区)召开的“工作落实年”动员部署会议上获悉,红岛经济区今年围绕打造创新创业先导区和美丽青岛示范区“两大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业育成、全域统筹“三大战略”,全面发起“双招双引”、主导产业集群、创新创业、壮大民营经济、高效红岛建设、旧村改造、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民生改善、“平安红岛”建设、深化改革等共“十大攻势”,迅速打响高质量发展的“红岛战役”。

  “双招双引”攻势作为“一把手工程”,今年计划新引进产业项目300个,总投资400亿元,新引进院士3人、“千人计划”专家10人。发起主导产业集群攻势,力争到2022年,培育形成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

  实施“掐尖行动”,探索引入“亩均产值”等指标,要盯准六大产业的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紧盯大院大所、企业研发中心和中青年专家团队,按图索骥、精准出击。

  创新创业方面,全年引进中科院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青岛研究院等高端创新项目10个以上,加快山东大学中美创新国际产业园、山东中医药大学科学院等项目建设。

  年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创新创业项目突破2100个。加快“筑巢引凤”,推动双塔地标等产业载体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工产业载体50万平米以上。

  抓好民营经济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的关键,红岛经济区市场主体1.6万户,其中民营经济占比达96%。会议提出,对民营企业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关键是要突出问题导向,通过真心服务、真情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做大做强。

  高效红岛建设攻势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优化营商环境。7月1日,新政务大厅也将启用,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结合“一次办好”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提高审批效率。

  棚改安置区建设是旧村改造的首要任务,年内力争35个地块主体封顶,3个地块完成竣工验收。同步启动周边配套规划建设,加快总投资9亿元的8个市政配套项目建设,打造集商业、医疗、教育、文化等于一体的人文智慧社区。

  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更加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加快实施城市色彩、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严把新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关口。

  加快公共服务项目建设,重点加快红岛站及周边配套建设,确保机场转场前全面启用。加快国际会展中心、眼科医院、市科技馆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汇海路打通等15个交通配套项目建设,配合做好地铁8号线建设、机场高速二期征拆等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双埠交通枢纽建设,推动胶州湾大桥降费。严格落实街长制、河长制、湾长制,全面启动北界河生态治理工程,配合做好小涧西垃圾场二期建设。

  民生改善攻势方面,教育方面制定《教育设施2019-2030年专项规划》,推动北京实验二小青岛分校、鲁商幼儿园年内启用,清华附中启动建设,以优质教育资源聚人气、促发展。

  深入实施卫生计生提升工程,建立区级卫生健康数据中心,出台卫生人才引进办法,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好满足全区群众健康需求。加快35个社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社区助老食堂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