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外部形势,工业互联网目前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竞争焦点。”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驱动引擎,被主要国家视为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其战略地位在相应国家战略及行动计划中持续强化。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今年报告再次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刘多指出,在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有利于降低企业要素成本,有利于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有利于创新创业,促进培植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壮大新动能,对实体经济稳投资、扩内需、促创新的现实意义重大。
结合现实基础,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仍面临供给能力难以满足需求、应用基础薄弱等短板。
对此,刘多建议,除在抓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下足功夫之外,还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持续强化网络、平台和安全三大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建设。网络方面,鼓励应用新型网络技术推动网络化改造模式落地,在顶级节点形成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二级节点,积极开展标识行业应用推广。平台方面,构建多层次平台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上云、工业APP培育,加大平台应用普及。产业建设方面,着力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产业联盟发展壮大并向国际拓展。安全方面,全面推进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将工业互联网发展建立在安全可靠基础上。
二是推进5G在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应用,多方发力深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建议通过建设5G跨行业联合创新中心、应用示范先导区、产业联合研发基地等方式,构建孵化环境、强化示范引导,培育创新载体、强化公共服务能力,繁荣创新生态。一方面,建议地方政府、产业联盟积极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的试点示范、典型案例分享等,引导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大应用创新力度。另一方面,建议研究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更多普惠性服务,弥补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能力短板。
三是加快人工智能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结合,是拓展“智能+”、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路径。建议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面向主要工业场景和现场需求,突破工业人工智能基础支撑芯片和专用算法,夯实核心技术产业基础。依托产业联盟,针对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中的痛点问题,广泛集聚社会创新资源,组织专题大赛、开展试点示范,促进工业人工智能示范应用的开发扩散。
今天上午,北京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西郊宾馆召开。联盟将建设京津冀工业互联网企业之家和服务基地,深入对接高校、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及产业实际需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
无论物联网,工业4.0,还是工业互联网,其特点都是一致的,这些概念都是在云计算技术突破后发展起来的。云计算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相当于流水线的发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家全球50强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可能拥有非常复杂的供应链、制造地点和供应商关系,因此需要管理供应商、客户甚至内部组织之间流动的数据。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一切。制
ITU &WHO健康医疗人工智能焦点组(FG AI4H) 征收文稿通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萌发,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创新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与病理辅助诊断、临床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