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英大数据同时显示,在平台上共148个细分行业中,超半数(84个)行业中有20%以上的从业者打开了“隐身求职”,寻求跳槽机会,其中备受关注的互联网行业这一数据为24.41%,与排名第一位的酒店业(33.44%)有一定差距。这些数据表明,尽管面临行业下行的压力,互联网从业者的跳槽意愿仍然活跃。
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是找新工作的敲门砖,也是索要高薪的底气,但这句话在互联网行业不一定成立。
近日,艾瑞与拉勾网联合发布的《2019年互联网就业洞察白皮书》(用户篇)显示,技术类人才年资不同,供需情况也存在差异,3-5年年资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严重,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却很难找工作,企业供应职位量较少。
米高蒲志就在近期的《2019中国薪酬标准指南》中指出,即使在互联网行业之外,懂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在其他行业也很“吃相”:“由于越来越多的管理决策正转向数据驱动,数据分析能力正成为中国公司招聘时高度关注的技能,企业对具备数据分析、数据洞察和战略交流技能的专业人才需求增长”。这一趋势在快速消费品、制药以及制造业等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微信、支付宝等平台推动的无现金支付潮流深化,这些行业招人有了新要求,“能够深入理解消费路径、提升用户体验,以及精通创造及重建消费生态环境的专业人才备受青睐”。
每日经济新闻小编(微信号:nbdnews)了解到,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的《2019春招旺季人才趋势报告》显示,与物联网相关的嵌入式工程师人才需求同比增速超过46%,人才紧缺程度高于其他技术职位,而且该岗位的平均招聘薪酬达到18132元。与5G相关的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长。其中,光传输工程师和无线射频工程师的需求同比增幅均超过80%;5G软件工程师、5G系统工程师的需求也较去年同期增长20%至40%不等,5G工程师平均招聘薪酬达1.39万元,同比增长12.2%。
据第一财经,在招聘APP内输入AI工程师的关键词搜索,多个月薪2万~4万元的职位推荐立即出现,涵盖一百人以内的初创公司,以及上万人的国企、民企。这一数据,也反映了如今人工智能人才市场的现状。
如今,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在下重金抢夺AI人才,例如百度年薪百万的“少帅计划”和阿里巴巴的NASA“青年军”。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延峰告诉第一财经,不只是BAT这种大公司,目前创业公司也给得不少。“以上海交大毕业的硕士生为例,做算法、语音、视觉的毕业生可以拿到40万~50万元的年薪,博士则在60万~80万元每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