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你看不懂一家公司是做什么生意因为他们什么都做

2019-03-31 13:55

  2019 年 3 月 28 日,由专注新经济的创投服务平台新经济 100 人主办的《零界·新经济 100 人 2019 年 CEO 峰会》在北京诺金酒店举行。会上,《新经济 100 人》CEO 李志刚带来他的全新解读——《无边界时代》。

  目前,几乎所有创业企业都是围绕「人」,围绕人口带动生意。当人口红利下降的时候,所有的产业都会进入一个常态。

  一个最典型的数字是,微信在 2018 年的月活跃人数超过 10 亿,这意味着(这个数字)基本上包括了(目前)全部的移动互联网人口。所以说,人口流量的红利已经结束了。

  第二,按照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 GDP 总量应该会在 2028 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

  这种趋势必然会引起美国的「警惕」。所以去年发生的一系列中美贸易到现在还没有结束,所以这会导致未来几年甚至可能是长期的中美博弈,这(可能)会导致未来创业充满不确定性。

  过去 20 年中,对中国的创业,对新经济影响最重大的有两件事:一是 1998 年开始的 PC 互联网革命,二是 2009 年之后开始的移动互联网浪潮。

  至今,距离移动互联网浪潮已经过去 10 年了,在新的技术变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未来近三年的创业会进入一个瓶颈期。

  基于这三大原因,李志刚认为中国现在开始进入一个创业的平缓期。这种平缓意味着如同拼多多等企业在三年内公司价值翻 100 倍的机会基本没有了。未来三年创业公司的价值成长可能仅限于 3-5 倍。

  那么,下一个长期的趋势是什么呢?——「无边界」。这种「无边界」可以通过两个案例来理解:

  第一个,自如在早期发展中专注于城市年轻的长租房业务,围绕租房同时扩展出装修业务,其每个月同时在装修的房子有 2 万套,可以说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装修公司了。同时,围绕租房服务也延伸出了家政服务、电商服务等业务。

  不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生意的,因为他们什么都做。这就是今天的主题趋势「无边界」。「无边界」跟互联网最大的差异就是围绕同一属性的用户深度挖掘他们的需求,并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为什么现在的趋势是「无边界」?因为用户、数据、支付的统一,提供了无边界的基础。

  第一个特点是用户属性统一。比如「孩子王」,它的核心用户是 3-5 岁的儿童,围绕儿童,「孩子王」提供了母婴产品零售、电商甚至社交等业务,核心是围绕儿童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个特点是必须要具备一个宽广的根据地。比如美团背后是 4 万亿的餐饮市场。

  第三个特点是社会化供给。自如与保洁服务公司有合作业务,为自如提供保洁服务。每年春节用工高峰期间,为保洁阿姨提供机票,使其能在业务繁忙时返回工作场地,为自如用户提供满意、放心的服务。

  第四个特点是数据化能力。阿里有淘宝和天猫两大平台,拥有丰富的用户数据。阿里利用它的数据化能力,为另外一个产品提供价值。

  目前中国已经经历了三波创业浪潮,第一波是 1992 年的「南巡讲话」带来的房地产、制造业等产业的繁荣。第二波浪潮就是 1998 年 PC 互联网浪潮。第三波是 2009 年以后的移动互联网浪潮。目前,我们正在经历下一个 10 年,迎来下一个「创业浪潮」。

  第一个区间是线上,核心是信息、内容、社交。围绕这些诞生了腾讯和百度两个巨头,同时也迎来了今日头条。

  第二个区间是 SKU,包括线上的电商,线下的零售等。这个区间已经出现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

  第三个区间是本地生活服务。覆盖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各行各业,诞生了美团、滴滴等巨头。

  这三个区间中,第一区间已经没有了创业的机会;第二区间仍然会有各种垂直、细分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创业要有一条方法论,可以叫「南坡北坡」。诸如线上领域,腾讯和百度他们是从主峰的北坡登顶,把同一路线的机会全部占了。但是,今日头条选择从南坡登主峰,用与腾讯、百度所使用的人工推荐、搜索等路径完全不一样的推荐机制而成功登顶。

  因此,创业公司如果想跟巨头竞争,一定要想到创业的南坡在哪里,如果说巨头在北坡,创业公司也在北坡,结果就是两个都死亡。

  未来,创业者如果不把国家、社会、时代、技术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很难精准把握未来的趋势,我们迎来一个无边界的时代。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