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服务起步也比较早。该院健康教育部护士长林芳宇表示,作为护士平时工作较忙,因此上门服务的频次只能维持在一周两次左右。“‘互联网+护理服务’真正落地后,也许会给三级医院的护士带来更大挑战。三级医院的护士如果天天外出,会影响正常医疗工作”,林芳宇建议,大医院可以作为培训机构,为社区医院的护士开展培训和颁发资质,再由他们上门提供服务。
而面对庞大的社会需求,如何吸引更多护士加入?邓惠鸿表示,一方面,将推动解决收费和支付问题,价格和劳动报酬体现护理劳务技术价值;同时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逐步成为医疗机构常设的护理岗位,吸引更多年轻护士加入。另外,将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建立分工协作和联动机制,积极联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共同满足群众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