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发布AI引擎三大能力打造互联网世界底图

2019-04-28 12:47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0日讯(记者 徐克强)国内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提供商高德地图9月29日在北京发布高德地图AI引擎。据了解,高德地图AI引擎是全新一代的位置出行服务引擎,是以大数据能力和机器学习能力为基础,面向不同环境和需求,提供“千人千面”的优选位置出行服务的智能工具。

  高德地图产品副总裁陈永海在发布会上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AI引擎将在技术、产品层面带给高德地图手机版、高德地图车机版更好的体验和更大的想象空间,更意味着我们完成了‘一个高德,两个中心’的布局,抢先一步拉通了手机和车机产品。”AI引擎正式发布上线意味着“一个高德 一云多屏”战略落地,也明确了高德地图在多屏发展模式下,将着重打造手机与车机“两个中心”。该引擎的研发上线使高德地图的互联网能力和地图数据能力能够融合互补发展,达成强强合力。

  高德地图技术副总裁田密在发布会上指出:“当前,互联网世界发展正面临着万物皆联网、处处皆数据、需求皆不同的发展趋势。”联网终端形态日趋多样化,位置出行大数据日趋海量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开发者们的定制化需求都在对位置出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地图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建设需要更强大、更智能的引擎做支撑。高德地图研发出AI引擎,使地图服务在全境能力、大数据能力和个性化能力这三个层面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能够给未来互联网世界提供坚实底图。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全境能力指的是AI引擎应对各种复杂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万物联网的世界,需要位置出行服务的不仅有手机,还有车机、智能手表、智能自行车等一系列智能硬件设备。高德AI引擎将在不同设备、不同硬件条件、不同环境下提供稳定服务,并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网络状况自动为用户选择本地引擎或网络引擎。有了AI引擎,用户无论在什么场景、什么设备、怎样的网络状况下使用,都能体验到高德优质的服务,且搜索、规划、导航时能得到几乎一致的结果。举例来说,用户可以在网页或手机上规划好路线,一键发送到车机,驾车到达停车场后,再回到手机继续做步行或室内导航,整个体验流畅无缝。AI引擎的全境能力是高德地图“一云多屏”实现的基础,也是数据在不同终端之间自如流转的保障。

  高德认为,数据是地图生产的根基,大数据让地图不断进化,时时刻刻反映着物理世界的变化。大数据能力包括数据获取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在数据获取方面,高德地图已经有了一套成体系的生态——由阿里巴巴集团、高德自身、开放平台&第三方应用联合组成。这些数据来源大大增加了高德地图的数据量和生产效率,让数据生产进入智能化时代。高德地图可以从大数据中自动挖掘出过期和新增的POI和道路变化,让物理世界的变化更快速地映射到互联网世界。目前,高德地图的数据处理已经由人工主导变成自动化主导,数据作业也从人工规划变成了更加灵活、高效的智能调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数据源的增加还丰富了数据的维度和结构,促使高德大数据处理能力有了质的提升。AI引擎引入了模块化机器学习,引擎的运算已经从基于罗列规则的公式变成了基于多方面考虑的立体、灵活的模型,更多的因素被纳入进来,同时机器训练的时间却更短。

  AI引擎的大数据能力使高德地图在功能上更加智能。高德举例说,通过多种不同来源获取实时路况和交通事件数据,路况更新速度达到分钟级,高德在导航过程中根据路况和事件实时调整线路的动态导航功能由此实现。高德能根据用户选择的热度、评论标签、类别排名等综合分析POI的优质程度,并自动在排序中体现出来,让用户最便捷地得到想要的搜索结果。高德还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用户容易走错的路口,为复杂路口制作由真实场景建模还原的路口放大图,为语音指引不清晰的路口完善语音指引方式,使语音指引在精准的时间“说话”,提供最清楚可靠的服务。

  据悉,AI引擎在用户体验上的最终目标是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位置出行服务,让每个用户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同时又感觉不到机器运算的存在。用户的基础属性、人地关系、驾驶习惯以及源于阿里大数据的消费能力和偏好等都被纳入高德绘制用户画像的因素。针对不同画像,用户能够得到不同的搜索结果、不同的规划路线,不同的导航提醒及不同的消息推送等等个性化服务。同时,对于与开放平台合作的第三方应用,高德也能够针对出行、智能硬件、O2O、社交、游戏等不同行业做出定制化、精细化的解决方案。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