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上萌生出了越来越多新奇的产业,和昨天共响新频道解读的“一人食”消费趋势一样,最近新起的“互联网+”健身可谓是人性化满满,这种全新的消费模式中,“碎片化付费”带动掀起了健身行业的热潮。何为“互联网+”,何为“碎片化付费”,共响新频道,为您解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各行各业开始越来越频繁使用起信息技术,包括体育健身行业。将互联网与健身融合后,就诞生了“互联网+”的模式,符合了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同时,体育健身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和信息储存量大、相关软件运行速度快、更新方便等相关技术优势,能够定制多样化的方案应对不同人群健身需求,解决或缓解健身发展的各类瓶颈问题,使得互联网下的体育健身成为其行业发展的必须,同时也为人们塑造了更为优质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互联网+”在体育健身行业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互联网+”是我国提出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而所谓的“互联网+”本质上就是讲互联网技术与其他传统行业加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更为有利的行业优势,即形成“1+1>2”的社会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在体育健身行业中的应用也是如此,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体育健身行业的叠加,形成一个更具生命力,更具行业发展力的新型体育健身行业。
“互联网+” 在家庭健身中的应用如:家庭健身房、计步软件的广泛应用、家庭体育健身中的网络医疗。“互联网+”在办公健身中的应用如:网络健身操、办公室健身房。
精品健身工作室和自助健身房,是“碎片化付费”模式的两大代表。精品健身工作室主打“按次预约”,自助健身房主推“低价月卡”,传统健身房的“年卡预售”模式开始不景气,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了,但也越来越精明。
“碎片化付费”的互联网健身房,击中了传统健身房“绑定消费”的软肋。的确,月卡和次卡更加贴合健身者的实际使用,更为高性价比。
新型健身房主打“高频低消”,新的付费模式变革背后“暗潮涌动”,传统健身房“年卡模式”将宿命般解体,而这将推动中国健身行业“大变革”:大规模的精品连锁健身房,将是未来趋势。
对用户而言,按次付费的健身房决策成本低,月卡制的24小时自助健身房免受干扰。对于健身房来说,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打法,迎合了冲动消费的健身新用户,利用互联网健身房高频获客的优势,冲击着带有“原罪”的“年卡制”健身俱乐部。
按次或按月付费,要求极强的获客能力,并对健身房的留存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健身房主要面对增量用户,在健身房供给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大量规模化获客。碎片化付费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健身房“降本增效”的问题。
互联网健身房“碎片化付费”的核心优势,是满足了用户对健身消费“低决策成本”的需求痛点。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大量的“小白健身用户”出现,互联网健身用“低决策成本”的模式,快速收割增量市场。而互联网健身新产品——团操课和一对多私教,降低了器械成本,提高健身房单位面积坪效。
双面夹击的传统健身房,一方面获客和人力成本加重,而另一方面,“年卡预售”带来的“现金流模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把健身房付费模式分为三种,次卡、期限卡和储值卡,这分别对应着传统健身房体验消费、自由器械训练和私教等付费产品部分。在传统健身房商业模式里,次卡体验式获客,期限卡绑定获客,固定期限内开发用户价值;而储值卡,则追求快速消费户价值,主要产品是私教课程和付费周边产品。
“碎片化付费”趋势下,“留存”和“获客”是单体健身房追求的两大主要目标。
互联网健身房选址和设备水平相对较低,成本低同时用户留存也低。在和传统健身俱乐部的竞争中,一方面通过差异化产品做留存,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方式,以低价的低决策成本的优势,快速获取海量新用户是面对竞争的主要做法。在海量增量市场中,得小白健身用户得天下。小白用户大多被新开的健身房消化,新用户的增长同时支撑着新健身房的开设。
【共响新频道解读】围绕顾客为核心的健身俱乐部营销系统,是国内健身俱乐部发展和扩大的关键。碎片化付费的本质,并非主打按次付费,核心诉求仍然是降低获客成本。“碎片化付费”的主体是增量市场,即小白健身用户。在健身人口红利之下,快速获取新用户是互联网健身的主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