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全球精准合作总目标创建15个全球精准合作示范平台

2019-05-11 02:16

  5月9日,记者从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全球精准合作大会上获悉,15个涉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科技、新材料等新兴领域的重点项目,总投资约320亿元。此外,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及阿里达摩院等7家单位,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签订了关键技术攻关任务书。

  据了解,此次会议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全面实施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全球精准合作行动,大力引进技术、人才、资本和项目,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为“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贡献。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在谈、签约和实施,单个投资3亿元以上重点合作项目有100项,总投资241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47亿元。就今年第一季度,浙江全省工业经济规上增加值同比增长8.9%。

  “实践证明,全球精准合作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举,抢抓机遇。”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表示,开展全球精准合作大有可为,浙江要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开展全球精准合作行动,要政企合力,建立全球精准合作工作机制。

  对此,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张耕表示,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全球精准合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储备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300个以上,项目投资总额3000亿元以上,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国内外并购重组400起以上,创建15个全球精准合作示范平台。

  “浙江省科技全球精准开放合作的总体目标则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精准对接、面向全球的开放创新合作体系。”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表示,我们与10个以上重点创新大国关键小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0家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和研发机构、100个精准合作重点园区和基地,支撑和引领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和生命健康科技创新高地。

  据介绍,浙江省经信厅、省科技厅分别牵头组织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制订实施了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全球精准合作相关工作计划。

  浙江力争到2022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形成开放新格局,实现储备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300个以上,年重点服务工业和信息化企业300家以上,为重点企业对接技术和项目400个(次)以上,年制造业外商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外商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左右,形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