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虚拟经济下,互联网公司估值都特别高,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投身于这个行业,不愿意去制造业工作。有记者采访“玻璃大王”曹德旺时就提问:“您觉得这股火是有点太旺了吗?”
曹德旺回答认为,金融行业也好,互联网行业也好,它是定位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从原来我们祖宗排位的时候,一产、二产、三产排下来,三产是定位为服务业,它是为一产和二产提供服务的。那么现在这样做的话,三产变得有点一枝独秀,变成喧宾夺主了,变成一产二产为三产服务了。这样的状态我认为是有点不合理的,需要调整一下。
其实曹德旺的回答很有道理,互联网有没有喧宾夺主,这些年我们也看出点端倪。首先是马云每年在杭州都要举行一次电商峰会,又是提出线上结合线下,又是提出新零售。如今阿里还渗透到线上买菜业务、生鲜业务等等,文化产业方面又搞出了“阿里大文娱”,几乎是用互联网带着各个领域在跑。
腾讯受行业竞争影响,也在积极布局各个产业,想要迅速抢占市场。先是投资美团,与阿里的饿了么正面对抗,形成互相掣肘的局面。腾讯平均每月投资13.6家公司,今年布局的节奏比去年更紧。这些年投资的公司包括蔚来新能源汽车、微视短视频、海澜之家、盛大游戏等等。不管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腾讯似乎都要插一杠子。
另外电商行业还有一个神线年时间就赴美上市,估值将近150亿美元。拼多多CEO黄峥,2019年第一次登上胡润富豪榜,就以95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排名13位。
互联网行业的后来居上,让粉丝经济和宣传推广大行其道。大佬们勇于在公众前面互掐互损,并且他们的名言金句也成为了成功学的典范。这种快速的成功让很多年轻人都为之羡慕,前仆后继投身到互联网事业当中。我们现在听到最多的都是互联网创业,根本听不到制造生产型的创业,这也正是应了曹德旺的那句话,制造业变成了为互联网服务。要知道,如果没有制造和生产,互联网根本就是空中楼阁。
本身电商的兴起,是加速了货物的流通,其本质应该是为传统商业来服务。但是如今传统企业要经历痛苦的转型,对自己大刀阔斧地改革,去适应互联网模式的变化,不改变就等着被淘汰,这无疑是“削足适履”。企业不断需要入驻各个网络平台,才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当中的利润又要被电商平台削去一部分,再加上物流成本、运营成本,商家利润一降再降,消费者消费价格一涨再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互联网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