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2005年名为“物联网”的年终报告。详细叙述了迅速发展壮大的互联网技术对全世界的企业和个体产生的史无前例的影响,它包含了近年来涌现的关键性技术、市场发展机遇和政策含义等等。
联合国组织专门机构成员之一的国际电信联盟( ITU: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此次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全球峰会”上就全球电信网络和服务的相关议题,发表了名为“物的互联网”的年终报告,该报告长达130页,详细叙述了迅速发展壮大的互联网技术对全世界的企业和个体产生的史无前例的影响,它包含了近年来涌现的关键性技术、市场发展机遇和政策含义等等。国际电信联盟自1997年开始每年发布一份报告,以下是01年至05年的年度报告:
今年,物的互联网(一些地方称之为“物联网”)技术,将焦点集聚在RFID产业的发展方面。也许,人们已经熟悉了RFID和它那可以实现实时识别和跟踪、智能传感等性能,可是还没有对“物联网”这个概念建立起足够清晰的认识。该报告的目的就在于让全世界的领导人能够深刻理解并且为“物联网”的魅力所折服。“我们生活在一个触目皆是计算和通信的边缘时代,这个时代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企业、社区和个体的存在方式。”在这次峰会上,学者们谈论最多的前沿技术就是RFID, 《物的互联网》报告援引过来将RFID技术列为构筑物联网的最成熟技术之一。无线传感技术、纳米技术 、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其它尖端技术也参考作为重点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份报告认为物联网技术为全球发展吹来了春风;一些源于物联网的技术和创新会帮助刺激产业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与那些对物联网无动于衷的跟随者的消极态度截然不同,领跑者们正在积极进行运作和推广使用这些前沿技术。”中国和印度也在努力尝试,不甘落后。报告中提到,这些技术可以改变世界面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构架数字桥梁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技术涉及到经济运行和市场机会,信息技术产业和创新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应用和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市场,例如在医药领域、国际贸易、水资源净化处理、卫生条件改善、能源制造、日用品出口和食品安全等方面。”
2005年11月10~11日,中国、日本、韩国三国AUTO-ID实验室技术研讨会(CJK Meeting)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行政楼第二会议室举行。会议分为4个部分:1)RFID硬件与射频电路;2)RFID应用;3)RFID软件与网络;4)合作领域研讨。
上周日结束的2005年中国上海ATP网球大师赛精彩的背后,首次出现了RFID智能电子门票的身影,RFID电子门票怎样成功杜绝了假票,并提高赛事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