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强监管的政策方向下,文交所和各类交易所的交易投资乱象,前两年国务院联席会议清理整顿了全国的交易所交易中心,又进一步开始回头看整顿行动,对中远期现货的交易场所(中心或所)都进行清理整顿停止业务,各种交易产品关停并转,留存下来的交易中心不是在闲置中,就是在尝试电商业务,逐步实现脱虚向实,来通过期现结合、第三方委托等方式,为实体企业提供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
关停并转,制定协商交易、竞价交易、点价交易、定金交易等多种创新交易模式,清理整顿的关键是交易场所通过分散式柜台交易涉嫌非法期货,非法公开发行,非法期货、微盘交易、邮币卡交易,尤其是文交所的乱象,充分采用了:T+0、连续竞价、份额化等手段,实现以大宗商品等为名义交易标的的投机交易模式。
脱虚向实是核心的趋势。目前的清理整顿是必需的,但是矫枉过正导致现在的交易中心基本上处在停顿或者闲置状态,很多交易中心不知道如何进一步转型或升级?
清理整顿掉投机交易,就要下沉到实体经济的产业电商,产业电商是基于实体经济的产业链的实际现货交易,包括交易订单、冷库仓单等的电子化,贸易流通的电子提货单交易,这些是实实在在的采购销售交易,而不是泡沫的电子盘。
产业电商,与新零售一样,必须融合线下,不可能脱离线下。大部分传统产业经济里的线下交易,有批发经销、有采购、有预售,有的是实时订单交易,有的是监管仓库里的提货单交易,还有的是有约定期限的预售订单或者采购订单,这实际上是线下的现货交易合约,无非需要通过共识和系统,通过不同的交易方式:挂牌、竞价、撮合、预售等,实现线上的产业电商化,并且电子化产业电商的交易标的:商品订单、提货单、仓单。
只做产业电商化还不够,因为流动性不足,线下转化升级又需要教育和时间;通过产业区块链,将交易标的的商品上链实现数字资产化,将主要标的提货单Token化,将交易订单合约化,将交易收益份额化。
产业区块链的首要作用是建立产业电商(交易)的超级账本,将电子化的产业电商的商品、提货单、仓单都上链成为数字资产和链上凭证,交易订单上链成为智能合约,从而结合金融机构提供交易银行方向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在此基础上,产业区块链已经可以在链上实现即时交易、预售交易和中远期现货交易,并可以进一步实现智能合约金融产品,比如合约收益类的衍生品或者订单融资类的理财产品,并可以将产业价格指数和交易合约形成可交易的产业指数。
围绕产业国际化、一带一路、易货贸易、粤港澳大湾区等方向,通过BVI结构在香港建立合规的产业国际交易机构,将产业电商的现货交易和提货单交易,与海外的商品交易所比如LME的金属、CME的大宗商品等相结合,实现一定程度的期现结合。
基于香港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以及数字资产合规等条件,建立HK产业数字资产交易所,通过VIE或产业电商合约锚定内地产业的商品订单、提货单、仓单等,发行数字资产以及交易合约与供应链金融合约,并进一步通过产业Token实现订单或仓单的收益份额化,或对供应链金融合约的固收类投资理财化,相当于实现智能合约的收益期权。
基于相关牌照和合规注册,HK产业数字资产交易所可以发行锚定产业资产的数字稳定币,作为国际贸易、易货贸易或者海外融资投资的支付结算电子额度,也可以用产业数字稳定币来激励内地现货交易的积极性和活跃度。也可以发起产业数字资产基金(Token Fund),通过数字加密货币来投资、融资或者并购资产和产能,通过数字金融指数或现货交易指数,实现期(加密资产/交易所)现(产业电商/交易中心)配合套保或者套利,促进产业资产的投资者和交易者的相互融合转化。
各地的交易中心经过清理整顿后,是需要好好规划设计,如何脱虚向实,下沉到产业经济,着眼国际化和一带一路,从产业电商和数字金融两个角度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