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科技与企业管理的学者与实践者。云数文化传媒创始人、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秘书长。曾任职全球500强高管20年。
企业的核心目的是提升股东价值、促进业务增长、提高劳动生产力以及优化资本。企业在处于工业互联网5G时代的转型期,企业与机构一方面要搞清楚转型的目的是什么,另一方面还要找到转型的途径,特别要提前关注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
产业融合类似5G等科技手段为发展新引擎,结合无可替代的实体体验来带动实体经济的提升。面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经济的后半场开始,我们需通过信息化带来的互联、共享的社会化终结实体经济的同质化所造成的下行。
通过信息化,帮助实体企业了解自己的消费对象、产品、供应商,打造差异化,把优质产品的体验做到极致,以符合消费用户的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当跨步进入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时代,从人人互联、物物互联、产品与服务互联到公众与政府互联,全产业链环节都要有竞争力。
国家需要建立可靠安全的公共服务生态互联,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面对日趋复杂的城市结构、功能以及日益广泛的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与安全性,在5G商用化的今天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构建公共服务质量与安全的溯源系统平台是解决公共设施安全问题的核心。
政府要通过利用政府公共资产管理系统,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并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核心公共服务的资产、流程、管理平台的建设不仅能提高对污水、防洪、道路、城市建筑、交通、食品等传统公共服务系统的保护,也能防止商业机会和持续振兴和经济扩张失去支持。
未来的组织和企业会充分利用工业物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所融合的管控技术提升组织管理和治理水平,推动社区、交通、医疗、教育、消费、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和城市智能化将走向更高水平,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和服务等方面也将有大发展。
目前的孤岛和垂直式治理模式会在智能管理和建设的促进下实现业务条线的自动优化和整合,并配合国家创新运作机制加强组织的过程管控和决策控制,从而提升国家和行业治理水平。
效率不仅是成本,更在于要有一本万利的潜能。企业要通过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加强经营模式的创新并与生产方式紧密结合,参与全球化发展与提升。
由于组织的信息化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建设与组织战略缺乏一致性,加上信息化建设成本与价值长期不匹配,大量企业和组织的信息化成本高、门槛高。在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和治理手段的大环境下,企业无法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控制全面生产安全和风险,这造成了公共危机,且企业因此遭遇经济发展瓶颈。企业管理制度层面的问题不解决,信息化创新就难以持续深入,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的安全运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航空业为例,航空航天与国防组织除了必须严格遵守众多政府法规和行业规范之外,还面临着三个挑战,即供应链错综复杂、缺乏资产智能与自动化程度不同、信息安全管理成本高。
企业不仅仅要通过风险评估与客观事实记录辅佐决策,还要收集市场研究、交易、生产、风控、运维、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数据,以确保各个部门管理策略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大数据通过混合云的交付形式,结合产业链的风险矩阵参数定义、评估方法以及结果的对应处理原则,避免主观感觉式判断,通过数据和资源共享策略实现互联网风险控制管理机制。
在工业互联网的实践中,宏观与微观、规模与定制、个性与共性必然成为主要的几个矛盾。信息化建设以信息科技与信息治理相为基础,实现信息治理与组织治理对应,明确职责分配与考核标准,完善和优化企业架构与机制。未来制造业经济是由企业流程以及产业链接口能力所决定的,而机器的能力是基础。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制造工业环保与安全、根据生产状况实现系统自我调整实现自适应以及全面服务个性的过程中都会实时产生大量的数据。
企业要实时洞察维护成本,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强化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建设,遵从外部法律法规,重视合规性和安全条件,提高整体效率。
本文系张礼立授权世界经理人发布,并经世界经理人编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世界经理人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并请附上出处(世界经理人)及本页链接,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ID:CEC_GLOBALSOURCES)
© 世界经理人:自1999年创立以来,世界经理人网站(致力于引导职业经理人实现卓越管理,以专业的形象为经理人用户全方位提供最佳管理资讯服务和互动平台。
富士康从“低端代工”进军工业互联网,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机遇,还是“组装代工”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