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原来有这么多门道?快看看你在哪条道上

2019-06-29 03:29

  然而,这繁多的互联网保险平台,他们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逻辑,对我们消费者有哪些利好和不利,恐怕没有人去深究过。

  由于国家政策层面稍显一定的滞后,现在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在整体急速发展的同时,也会有不少的灰色地带。主体繁多,流程复杂,利益纠葛,不同互联网保险主体之间的定位和法律身份也让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分。接下来的内容大家可要仔细看好了。

  优势:官方平台,可信度高,投保便捷,同类保障产品,价格会比该公司线下渠道稍低一些。

  不足:产品有限,稍微复杂一点的产品,消费者自己不容易弄明白,售后服务一般需要消费者自主联系保险公司客服办理。

  优势:集合了多家保险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产品,相比于各家保险公司的官方平台,可供选择的产品会多一些,有利于消费者对同类产品进行保障责任和价格维度的比较。

  不足:复杂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不容易弄明白,售后服务一般需要自主联系保险公司客服办理。

  优势:集合了多家保险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产品,可供选择的产品多,消费者可以和具体的某个中介代理人产生联系,后续服务有机会让代理人介入协助办理。

  不足:因为没有线下网点,代理人和消费者如果不在同一个地区,线下售后服务无法实施。由于同类可选产品较多,代理人有可能会放弃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产品选择,转而向消费者推荐佣金较高的产品。

  模式:由平台的代理人用户发送产品链接给消费者进行购买,或消费者前往其分支机构网点进行线下购买。

  优势:集合了多家保险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产品和线下中介渠道的产品,给消费者的选择会更多一些,消费者可以和具体的某个中介代理人产生面对面的联系,信任度更高。在有分支机构的地区,后续服务有机会让代理人介入面对面协助办理。

  不足:代理人和消费者如果不在同一个地区,线下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由于同类可选产品较多,代理人有可能会放弃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产品选择,而是向消费者推荐佣金较高的产品。

  模式:这些保险从业者一般归属于某家保险中介公司,通常会写一些产品测评文章,在他们可以销售的产品的测评文章里放入产品链接或二维码,用户自助购买。

  优势:对某一款具体的产品条款能解读得比较细致,并会横向比较几款类似产品的各自特点,消费者容易了解。

  不足:由于太过于强调产品的极度细节,而容易弱化了消费者需求的大方向。产品测评文章的内容主观性较强,作者个人极力推崇的好产品,是否适合每一位阅读的消费者,十分值得商榷。线上购买,后续的售后服务可操作性难度很大,大部分情况需要用户自主与保险公司客服联系。

  模式:这类平台大部分以帮助消费者科普保险知识、各类产品测评、避免踩坑、免费咨询、提供个性化定制方案等名义来获取消费者流量,最终推销他们有利可图的保险产品。多数这样的平台都对接了小雨伞、齐欣云服、慧择、南燕等保险中介平台的产品。

  不足:这类平台几乎都没有银保监会认可的保险销售资质,顶多算是一些保险中介平台的推广宣传渠道而已。由于消费者最终还是通过各中介平台购买产品,其不足之处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有互联网渠道的产品都是各家保险公司专门为网络销售而定制的,与保险公司的传统代理人(个险)渠道、线下中介渠道、团险渠道、银保渠道的产品均不相同,互不干涉。

  需要注意的是:在各家保险公司官方网站的公开信息披露一栏里,有一个专项信息披露菜单,里面有一个互联网保险专项披露信息。

  这里面详细记录了这家保险公司和哪些第三方网络平台有合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哪些产品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尝试一下,所有的保险公司都能查询。

  但由于受到高额利益的驱使,很多从事互联网保险的主体机构或个人,并没有沿着让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核心方向前行,取而代之的是想尽一切办法如何将消费者们当做韭菜一样,一波一波地快速收割,实在令人痛惜。

  作为互联网保险从业的一份子,我们值得信任咨询希望一直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寻找最安心的保障方案,让更多的家庭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最后,为了售后服务有保障,建议大家优先选择自己常驻地有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和产品投保。

  因为当你不幸发生风险时,至少可以寻求该公司当地的业务人员来帮你办理相关事宜,这样的好处是,业务人员对于保险公司的各项流程比你会清晰一些,办事效率会更高。

  我们不卖保险,只做最客观的全方位家庭保障咨询服务。想了解更多购买保险的参考思路,可关注宫中号【值得信任咨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