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完善监管力保互联网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2019-08-05 19:03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平台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式迅速兴起,并且在发展中不断显现自己相对于传统产业的优势。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壮大优结构促升级增就业的新动能;部署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会议指出,互联网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是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跨界融通发展和“双创”、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尤其是增加就业,都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蓬勃兴起,要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支持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会议还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创新、深化国际合作。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平台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式迅速兴起,并且在发展中不断显现自己相对于传统产业的优势。 财经评论员司徒正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传统经济作为线下经济的一部分,始终具有地理上空间上的局限性,从某些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寡头市场。平台经济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使得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无限大,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降低,或者通过专业化的形式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在经济生产和社会生产中,平台的产生是有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的。” 司徒正襟认为,互联网平台经济的优势是多方面的。首先,平台经济的产生打破了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使得商品的交易成本变得无限缩小,商品的集约化采购和运输成为了一种可能;然后,通过平台的建立,使得竞争变得更加有效。相应市场成为自由竞争市场或多方寡头市场,这样市场产品单价就会降低,有利于消费者和整个市场环境的发展。规模化的产品生产和产品采购,极大降低了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社会效率极大提高。 “平台的商业模式及管理现代化。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和物流等配套系统的建立使得新的经济生态形成。商业不仅局限于单一行业和单一地域。跨行业跨地域,跨产业链的整合成为可能,专业化管理和更高水平的服务激发市场竞争,能够淘汰劣质产品。”司徒正襟补充道。 “第一,平台经济能有效地把生产商和消费者联系起来,创造高质量的价值交换;第二,平台经济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与影响。平台经济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引擎,为传统产业发展转型提速。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渗透率不断提高,‘互联网+产业融合’所带来的数字化,为平台经济提供了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基础,也为传统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保证。”中研普华研究员邹志丹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平台经济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线上产生的效益,它和线下经济活动也是分不开的,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司徒正襟指出,互联网平台的设立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模式。每一个平台通过自身商业行为的搭建都能有效形成一个行业闭环或产业闭环。平台的出现意味着各专业人才的行业整合。产品、技术、市场、品牌、管理、运营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的相应整合,实现平台的产品服务和产品生产及产品优化的过程,进而促进产品销售。 “平台促进经济发展是多种方面的,如电商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产业的提高,带动了区域和县域产业的盘活。成批量大规模定点的物品采购,降低了交易成本,也减轻了消费者的购买单价,使社会总福利提高。外卖平台的搭建,将传统白领从简单体力劳动解脱出来,增加了单位时间的劳动产出率,也提高了就业水平。”司徒正襟说。 司徒正襟还说:“网络约车平台出现,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一直在损耗的私家车,出现了降低固定资产可折旧的方式,弥补了出租车数量的不足,又获得了经济收益。互联网平台本身的搭建也需要有一定的办公场地和专业人员的配置,本身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进而拉动了消费。” 另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也为平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或信用不足的问题,挖掘信息的交互价值,对于激发消费潜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邹志丹表示,信息共享和技术创新促进互联网平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技术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为平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服务,从而推动经济、消费和就业的发展壮大。信息方面,平台经济共享信息、资产、服务资源,促进行业间共享程度加深,打破了传统行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竞争过度等弊端,大大提升了资产的利用效率,并促进了协同创新。

  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暴露一些新的问题。虽然目前很多平台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在这样的高速发展之下,发展质量能否跟上发展速度成了另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特别是最近互联网平台出现的制假售价、消费欺诈、不正当竞争以及窃取用户隐私信息等事件频频“爆雷”,让人们对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充满期待的同时又不免产生忧虑。 由于平台经济是新兴起的经济形式,在监管方面还存在些许空白,在政策大力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相配套的监管体系来规范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司徒正襟认为,平台发展本身是一个验证盈利模式的过程。平台的产品设计与初期产品定位是否相一致,平台的产品销售是否与目标用户相一致,平台的产品安全是否与现阶段法律法规相一致,平台的产品生产是否有相应行业准入机制并落实到监管层面,都是目前需要着重考量的问题。 “很多商业行为主体因为权责不明确的行政兜底,本可以通过法律解决的投资人的损失,变成了政府兜底事件,正是由于相应法律缺失以及缺乏对于平台方的违法惩罚机制导致的。”司徒正襟补充说。 在司徒正襟看来,之前出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各种“爆雷”事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相关行业监管不严格有关,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意味着行业的风险性极高,相应企业风控不足,也导致资金被挪用,高管卷钱跑路现象频出;其次,网络平台用户准入不严。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和资讯的获取是相对的,需要做到传播的分级。另一方面,相关平台的应用权限过高,经常非必要的盗取用户数据,进行商业数据的贩卖。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急需互联网相关产品平台对于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第三,平台恶意补贴扰乱市场。某些互联网平台通过前期的市场补贴获取用户,进而获取用户数据,谋求市场融资获得资本市场上的收益。甚至一些企业一直通过资本融资补贴消费者,或者通过政策研究谋求国家重点发展行业补贴,严重的甚至会扰乱相关市场。 由于互联网平台经济与传统经济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差别,互联网的范围过于宽泛,信息流量大,不确定性强,因此在治理和监管上也不能采取和处理传统产业一样的方式,需要有针对性制定措施,逐步完善。对此,司徒正襟给出了一些建议。司徒正襟指出,在相应平台的监督和规范方面,需要首先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竞争挑选出相应合格产品以及相应企业。不搞地域扶持性的简单概念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其次注重商业环境的法治基础,对于任何平台发展和平台的监督不益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通过完善立法,强化法治建设,不要让行政过多干预经济行为个体。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