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第一所中英双语学校:这里没有一个英文单词

2019-03-09 00:44

  双语学校在世界各地的纷纷开展代表了教育全球化趋势,当英语成为已成为中国私立学校、国际学校的“标配”,中文学习也逐渐成为各国学校的重点开展课程。

  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的英国肯辛顿韦德预备学校,其最大特点为“其中一间教室没有一个英文单词”。

  位于西伦敦的肯辛顿韦德预备学校(Kensington Wade)是一所以英语和中文双语开展教学的私立学校,由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研究中心戴雨果教授(Hugo De Burgh)和科希尔教育信托创办,即将于今年9月开学。作为西欧第一所中英双语学校,肯辛顿韦德的办学模式也吸引到了《每日电讯报》的目光。

  将于今年9月在西伦敦开门招生的私立预备学校肯辛顿韦德只有两间教室,粗看之下它们和别的私立学校没多大区别——墙上有颜色艳丽的图画,书架上摆满了故事书,玩具散放在四周。

  但稍稍仔细观察,便能看出差异——在其中一个教室,校长华莱士(Jo Wallace)对来访的《每日电讯报》记者说道:“这里没有一个英语单词。”

  的确,那些图表中只有中文字符,书籍也是中文版,教室中还布置了传统的中式折扇、卷轴和艺术品。就连学校的世界地图也是将亚太地区放在中心,而不是在英国常见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地图。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沉浸式学习,”华莱士说道,“孩子们一到这里就会马上‘切换’,这也是我们让他们学会以两种方式思考的办法。”

  肯辛顿韦德是西欧地区第一个中英双语预备学校,旨在向3岁-11岁儿童提供全面的双语教育。学校对学生的背景没有要求,是否有远东地区家庭背景也不是必要条件。

  该校也给出了一个大胆的承诺。工作人员告诉家长说:当他们的孩子离开这里进入中学时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此同时,他们还能和任何“正常”英语学校的学生一样接受同样良好的教育。

  学校认为,通过培养双语思维可以让这里的学生比其他英国孩子更能适应21世纪全球生活的“严酷性”。

  这听起来是一个宏大的目标,根据其它双语学校实践过的成功模式,肯辛顿韦德的一切都将被“一分为二”。学生将有一名英语教师和一名中文教师,50%的课程、游戏和活动用英语进行,另50%将使用普通话(这也是学校配备两个教室的原因),甚至餐厅里的食物也会做出均衡搭配。

  “我们仍在对课表做细微调整,但学生们可能会在两种语言之间做出尽可能多的交替,而不是在一周或几天后切换。”华莱士说,“在3-5岁这个关键的年龄,他们学习的速度很快,因此这一体系会让他们很容易感到自然。”

  华莱士此前在西伦敦帕特尼(Putney)的一所初中就职,她本人并不会讲普通话,在参与肯辛顿韦德的创办工作前也没有去过中国。她的副手和许多行政人员的母语也都是英语。

  因此团队研究了世界各地学校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了一套借鉴两国教育体系的课程。比如在数学科目上学生会遵循“上海方法”,即每堂课集中在一个数学概念上,有条不紊地深入学习,直到班里的每个孩子都完全掌握。

  在许多方面,英国过了如此之久才开设第一所中英双语学校的确令人惊讶(美国有超过200所中英双语学校)——普通线世纪青少年最有用的一门语言的说法已经有好些年头了。

  2013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卡梅伦曾说过,“当今天出生的孩子离开学校时,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时候放弃传统的法语和德语,让更多的孩子来学习普通话了。”

  两年后,当时的财长奥斯本在访问北京时宣布投入1000万镑,确保到2020年有5000名英国学生在学习普通话。

  奥斯本的目标很崇高,然而学生人数的上升仍然缓慢。据悉2015年有超过3000名学生参加GCSE中文考试,而参加法语和德语考试的人数则分别有150000和50000人。

  在伦敦的中文托儿所“望子成龙”(Hatching Dragons)开门招生后,肯辛顿韦德表示他们的理念是孩子们需要在GCSE阶段前更早地接触普通话。

  “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是从很小就开始沉浸式学习,对于像是中文这样相对难学的语言来说,这特别重要。”肯辛顿韦德的主席和创始人戴雨果教授说道。他将学校以在1860年代编写出首套中英课本的韦德(Thomas Wade)命名。

  “与中国做生意,会说中文是必不可少的。”戴雨果表示,“中国目前是124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我们要让下一代做好准备,充分利用这一机遇。”

  设立中英双语学校的想法是在2007年由政策研究中心的前主任凯瑟克(Tessa Keswick)召集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当时的与会者包括了中国驻英大使,阿多尼斯(Adonis)勋爵和包括戴雨果在内的其他几位英国教育人士。

  戴雨果是威斯敏斯特大学的新闻学教授,此前该校还成立了中国媒体中心。作为一名能用普通话进行“流利社交”对话的人,他同意为在伦敦创立一所双语学校而工作。

  最初他们打算按自主学校(Freeschool)的思路来创办,但随后团队发现,如果想要提供必要的沉浸式学习,成立私立学校是唯一方式。

  学校选择于肯辛顿和切尔西地区落脚的原因在于,市场调研表明这周围的伦敦富人区对私立学校的需求最大。学校的开发也与一所自主学校项目共享,其中包括一个小型图书馆、大型体育馆和天台游乐场,以及两个教室。在私人投资者的帮助下,这份十年前的提案即将实现,学校准备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

  大约15名学生已经报名于今秋入学。学校目前可接纳的人数为36人(两组各18人),但第一年学校有意让班级保持较小规模,并且会多让大家在一起活动,从而保持语言标准的一致性。

  据悉该校新生入学的最晚年龄是5岁。为了与伦敦的其它私校竞争,目前的学费只有每年17000镑——这个价格对该地区来说非常实惠,也显然在目标市场的承受范围之内。

  戴雨果表示,该校的未来学生家长的背景会非常有趣——大多数人完全不了解中文,但他们都对此很感兴趣,也各自拥有良好的职业生涯。

  “他们的共识是明确了中国对下一代人生活的重要性。家长们意识到孩子在沉浸式学习中可以获得最佳效果,而不是简单地把某些东西当做外语来学习。”

  与此同时,华莱士并不认为这些家长会是“虎爸虎妈”,而坚持说她预测家长仅仅是“对子女期望较高”而已,并提到许多家长已表示有兴趣加入学校正在酝酿的课后和课外活动,包括让家长和当地居民了解中国文化和汉语。学校的开放日活动还包括了品尝饺子,以及制作风筝活动。

  “目前一切都非常激动人心,但希望在几年内我们不再被视为‘异类’——双语教育会被看做常规的一部分。”华莱士说道,“希望我们的‘特立独行’只是暂时性的,几年后我们一点都不再想‘与众不同’。”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