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新闻周刊》日前报道,新的调查发现,美国“千禧一代”已经债台高筑,债务累计已经高达1万亿美元,但“千禧一代”更为理性。这个调查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实施的。这一令人不安的巨额债务在短短5年内就增加了22%以上,超过了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代人积累债务的速度。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你提出这个问题,“千禧一代”是如何陷入这样一种境地的?
美国“千禧一代”是指在1981年至1996年间出生的美国人,与其他几代人一样也有两重性。与中国的“80后”、“90后”相对应。随着2019年的到来,美国最年轻的千禧一代也已经接近不惑之年,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工作数年,并逐渐成长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劳动力,那么,如今他们的生活如何呢?
根据CNBC报道,Northwestern Mutual 2018年规划与进展研究的数据显示,在不包括住房抵押贷款的情况下,美国千禧一代去年的平均个人债务约为3.2万美元,其中有五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可能永远也无法还清债务。而在另外一家网站的调查报告中,还有超过四成的千禧一代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何时才能还清债务,按照他们的平均意愿来看,43岁是他们希望还清所有债务的年龄,但是即便如此,大部分年轻人还是表示自己深陷其中。
千禧一代自身背负的高额债务与如今美国债台高筑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类似之处,只不过,相比起美国如今还算发展不错的经济形势,负债累累的千禧一代日子可没有那么好过。如此高额的负债已经是千禧一代的独有的标签,更早出生的婴儿潮世代和X世代(Generation-X)都不曾面临这样的局面,而千禧一代“沦落”至此,和整体经济发展也脱不开干系。
自从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就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经济总量第一的情况下,仍然多次GDP增长率破5便是最好的例证,在1984年,GDP增长率甚至达到了惊人的7.26%,在之后的几年,几乎也有着每年超过3%的增速,对于大部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X世代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年代。好景不长,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这样的经济增速已经放缓,美国GDP的平均增速只有2%,而在2008年经历的金融危机则成为导致千禧一代前景黯淡的导火索。
由于2008年以美国为源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都受到了负面影响,众多的美国企业以及位于美国的跨国公司倒闭、裁员,相应的就业机会也大量减少,不仅是众多刚刚工作不久的千禧一代因此失业,更糟糕的是,在之后求职的千禧一代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工资不及预期已是普遍现象,甚至还有部分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成为“啃老族”。
其实对于千禧一代来说,他们自身也非常的困惑,为什么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但是在收入上却远不及自己的父辈。他们中的很多人只得被迫从事餐饮、零售等低收入工作,与之相对的,是更高的学费带来的高额学生贷款。根据纽约联储的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目前有4400万美国人正在背负着1.5万亿美元的学生贷款,这个数字相比2007年增长了三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曾“深受其害”,他背负的学生贷款在他毕业后花了21年时间,直到2004年才还清,此时距离他成为美国总统仅剩4年的时间。正是由于如此高额的学生贷款,致使美国学生还没出校门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之后的多年时间都是为了偿还贷款而打工。
站在主观的角度,虽说随着娱乐活动的增加、信贷消费与移动支付崛起,消费者花钱的渠道变得更多,原本就有较为超前消费观念的千禧一代因此也有了更多的消费出口。本来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来说,人的消费支出取决于其预期的一生收入,这对与千禧一代来说却不太适用,在大多数人自知无法负担如今高昂的房价之时,及时行乐成为他们的消费信条。
此外,根据棘轮效应,消费具有上去容易下来难的不可逆性,在成长阶段接受处于美国经济发展黄金年代的父辈们的养育之后,已经养成的消费习惯也难以改变,这一点在他们独立生活之后依然如此,但是更低的收入难以支撑如此的消费习惯,正是因此,“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举债消费方式更为常见。
总体来说,千禧一代目前正面临着父辈们都不曾经历过的艰难处境,相对的贫穷也使得他们被焦虑所包围,或许没有到达不惑之年使得他们中的一部分还保有乐观的心态,但是,一旦人到中年,待千禧一代真正意识到债务危机的严重性之时,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更加难以接受的现实。(作者系知名经济学者、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