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国际象棋分黑白两方,每方各有8个兵(每方前排的8个棋子)、2个车(后排最外的2个棋子)、2个马(车内侧的2个棋子)、2个象(马内侧的两个棋子)以及1个王(顶部为十字王冕)和1个后(顶部为金冠)。
棋盘由64个(8x 8)方格组成,与中国象棋不同的是:中国象棋的棋子放在格子的交叉点上;而国际象棋的棋子放在格子的中间。
特殊:如果将要移动到的位置受到对方棋子的攻击(王被照将),则王不能移动到这个位置。
每步棋先横走或竖走一格,然后再斜走一格,可以越子,没有中国象棋中蹩马腿的限制。
横、竖均可以走,不能斜走。格数不受限制,除王车易位的情况,平时不能越子。
如果对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进两格,且刚好形成本方有兵与其横向紧贴并列,则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进,把对方的兵吃掉。
吃过路兵的操作必须在形成吃过路兵的条件后接着的下一步棋立刻进行,否则失去吃掉这个过路兵的机会。
●兵的升变:任何一个兵直进达到对方底线时,即可升变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种棋子。
每局棋中,双方各有一次机会,让王朝车的方向移动两格,然后车越过王,放在与王紧邻的一格上。
玩家棋子移动到的位置如果有对方的棋子,则吃掉对方的这个棋子,并占据该格。
兵的移动和吃子规则是直进斜吃,如果兵的斜进一格有对方棋子,则兵可以吃掉这个棋子,并且占据该格。
如果一个棋子能够根据移动和吃子规则在下一步吃掉对方的某个棋子,则称为攻击对方的这个棋子。
此时被攻击方的下一步走子必须立即“应将”,如果无论怎样走子都无法避开被照将的情况,王即被将死。
国际象棋的对局目的是把对方的王将死,如果A将B的王将死,则A判为胜,B判为负。
游戏过程中玩家可以选择认输,则认输的一方判负,另一方判胜。必须至少走棋15回合才可认输。
游戏过程中一方超时,且游戏走棋超过5个回合,则判超时的一方为负。另一方判胜。如果走棋没有超过5回合,有人超时则判游戏无效,不计胜负和,不发生分数变化。
超过15回合后,轮到玩家走棋时,玩家可以选择求和,如果对方同意,则游戏算作和局。一局中一个玩家最多可以求和3次。
轮到一方走棋,王没有被将军,但玩家所剩的棋子都不能按照规则来移动的情况下,判做和局。
连续30回合中,两个玩家都没有移动过任意一个兵,且没有吃过任意一个子,则判做和局。
连续将军达到10次,或某玩家累计被将军达到30次的情况下,如果被将军的玩家没有被将死,则判做和局。
2000年11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71届国际棋联通过的英文文本是国际棋联国际象棋规则的正式文本(本规则是以此为蓝本的中译本)。本规则条文中出现的“他”和“他的”为无性别用语,男女棋手均适用。(即国际棋联国际象棋规则,2001年7月1日起生效)
国际象棋规则不可能就对局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所有涉及比赛管理的问题都作出具体规定。如果所遇情况在本规则中尤明确条文可循,则参照规则中所提到的类似情况,完全可以引申出正确的处理决定。奉规则要求裁判员必须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良好的判断力并且执法客观公正。制定规则不宜过细,否则可能侵夺裁判的裁决主动权,妨碍他以公正、合理和具有针对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国际棋联要求每一位棋手和所有棋协均能接受上述观点。 任何一个国际棋联的会员棋协均可采用内容更为细致的规则,但该规则都必须以不违背如下原则为前提: 一、不能与国际棋联正式规则有任何抵触。 二、只限于在该棋协所辖地区运用。 三、不能用于国际棋联组织的任何对抗赛、冠军赛、资格赛、称号赛以及等级分赛。
第1条 国际象棋对局的性质和目标 1.1 国际象棋对局由双方在一块称为“棋盘”的正方形上交替走动各自的棋子来进行。对局首步应由执白棋一方走出。一方走子之后,称之为另一方“行棋”。 1.2每一方的目标都是置对方王于“受攻状态”,且对方无符合规则的着法避免王下一步被“俘获”。达到上述目标的棋手称之为“将死”对方,并作为在对局中赢棋。王铰将死的一方作为输棋。 1-3 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将死对方的局面,作为和棋。 第2条 棋子在棋盘上的初始位置 2.I 棋盘由64个(8x 8)大小相同、深(“黑格”)浅(“白格”)相同的方格组成。棋盘置于对局者之间,双方的右下角必须是白格。 2.2 对局开始时,一方有16个浅色棋子(“白棋”),一方有16个深色棋子(“黑棋”)。 一个白王 通常用K和表示 一个白后 通常用Q和表示 两个白车 通常用R和表示 两个白象 通常用B和表示 两个白马 通常用N和表示 八个白兵 通常用P和表示 一个黑王 通常用K和表示 一个黑后 通常用Q和表示 两个黑车 通常用R和x表示 两个黑象 通常用B和表示 两个黑马 通常用N和表示 八个黑兵 通常用P和表示 2.3 棋子在棋盘上的初始位置如图10 2.4 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条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行称为“斜线 任何棋子不准走到被己方其他棋子占据的格子。如果一个棋子走到被对方棋子占据的格子,吃掉那个棋子,并把它从棋盘上拿走,仍算一着。如果一个棋子能够根据第3.2到第3.8条款在某一格吃子,则称之为攻击对方这个棋子。 3.2 象可以走到它所在斜线 车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线后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线 象、车和后在进行上述着法时,不能跨越任何中间的棋子。 3-6 马可走到并非它所在直线、横线或斜线的与它所处位置最为临近的格子之一。按照第3.1条款,马在着法过程中所经过的邻近中间格子不能视为它所占据的格子(图5)。 3.7 (1)兵可沿其所在直线向前走一格(该格必须是未被其他棋子占据的)。 (2)兵的第一步可以如(1)那样走,也可沿其所在直线向前走两格这两个格子必须是未被其他棋子占据的)。 (3)兵的吃子是兵走到其斜前方由对方棋子占据的格子,吃掉该格内的棋子(图6)。 (4)当一个兵处于攻击对方兵从初始格子一步走两格所经过的格子时,可以把后者走两格当作一格而吃掉它。这种吃法只可以在对方以该方式走兵后立即进行,称为“吃过路兵”(图7)。 (5)当一个兵到达离其初始位置最远的格子时,必须变换为与它相同颜色的后、车、象或马,这种变换仍被视作同一着。变换何种棋子由棋手选择,不受以前已经吃掉什么棋子所限制。这种由兵变换为别的棋子的走法称为“升变”,升变的新棋子立即生效。 3.8 (1)王可以有如下两种不同走法: a.走到未受到对方一个或一个以上棋子(即使其本身不能走动)攻击的任何相邻的格子(图8)。 b.“易位”。这是由王和己方同一横线上任何—个车一起进行仍被视作王的一着的走法,其进行方式如下:王从初始位置向那个车的方向横移两格,然后该车横越过王而置于王刚经过的格子(图9口12)。 (a)不符合规则的易位: ①王已经移动过,或者 ②用来易位的车已经移动过。 (b)暂时不能易位的情况如下: ①王所在的格子或者将要越过的格子或者将要占据的格子正受到对方棋子的攻击,或者 ②王和用来易位的车之间尚有别的棋子。 (2)当王受到对方一个或两个棋子攻击时,王称为被“将军”,本身不能走动的棋子也可以对对方王“将军”。将军不必声明。 3.9 行棋方不准走造成或允许己方王处于被“将军”状态的着法。 第4条 行棋 4.1 走每步棋都只能用同一只手。 4.2 行棋方如果预先说明自己的意图(例如,声称“我摆正棋子”或这一术语的法文音译“呀杜巴”),则可以在棋子所在格子摆正一个或者更多的棋子。 4.3 除第4.1条款列出情况以外,如果行棋方有意识地触摸了: (1)己方的一个或更多的棋子,他必须走动所触摸的第一个可以走动的棋子,或者 (2)对方的一个或更多的棋子,他必须吃掉所触摸的第一个可以被吃的棋子。 (3)双方的各一个棋于,他必须用己方的棋子吃掉对方的棋子,如果这种吃法不符合规则,他必须走动或吃掉所触摸的第一个可以走动或可以被吃的棋子;如果无法确定何方棋子先予触摸,则以己方棋子作为先予触摸的棋子。 4.4 (1)如果一方触摸了己方的王和车,而在这一侧翼易位是合乎规则的,他必须在这一侧翼易位。 (2)如果一方先触摸车,然后再触摸王,那么,这着棋不允许他在这一侧翼易位,这种情况必须按第4,3(1)条款处理。 (3)一方在准备易位时先触摸了王,或者同时触摸了王和车,而这一侧翼的易位不合规则,他必须走王的合乎规则的着法,其中包括向另一翼易位。如果王没有合乎规则的走法,该方有权选择走任何合乎规则的着法。 4.5 如果所触摸的棋子不能走动或吃掉,行棋方可以走任何合乎规则的着法。 4.6 对于对方违反了上述任何条款,行棋方一旦触摸了棋子,就无权提出指控。 4.7 作为一个合乎规则或部分合乎规则的着法,当一个棋子已经放在一个格子上时,此后,不能把它移到另一个格子。这步棋应铰视为已经走出,届时规则第3条所有相应要求应该充分满足。 第5条对局结束 5.1(1)用合乎规则着法将死对方的一方为胜方。至此,对局即告结束。 (2)一方认输,对方即为胜方。至此,对局即告结束。 5.2 (1)行棋方没有合乎规则的着法可走,而他的王井未被将死,对局结果作和,这种局面被称为“无子可动”。至此,对局即告结束,前提是造成“无子可动”局面的着法是合乎规则的。 (2)当双方都不能以合乎规则的着法将死对方的王时,对局结果作和,这种局面被称为“死和局面”。至此,对局即告结束,前提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着法是合乎规则的。 (3)双方一致同意和棋,对局结果作和。至此,对局即告结束(见第9.1条)。 (4)如果任何相同局面在棋盘上将要或已经出现3次或3次以上,对局结果可以作和(见第9.2条)。 (5)如果在最近连续50回合中,双方都没有走动任何一兵,也没有吃过任何一子,对局结果可以作和(见第9.3条)。本回答由网友推荐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2)易位是由王已方任何一个车一起进行仍被视作王的一着的走法,其进行方式如下:王从原始位置向任何一位的方向横移两格,然后那人横越过王而置于王刚经过的格子.
(3)如果一方先触摸车一起然后再触摸王,那么他不能用那个车进行易位,这种情况须按以下A和B条处理
A:除上述上,如果行棋方有意识地触摸了同一方的一个或更多的棋子,他触动或吃掉所触措的第一个可以走动或可以被吃的棋子;或者一个已方的棋子和 个对方的棋子,他用前者吃掉后者;如果这种吃法不合规则,如果无法确定先触摸哪一个棋子,则以已方棋子作为已被触摸的棋子.
B:如果所触摸的已方棋子均没有合乎规则的着法(或者对所触摸的对方棋子均没有合乎规则的吃法),行棋方有权走任何合乎规则的着法.
(4)如果一方在准备易位时触摸了王,或者同时触摸了王和车,然后发现易位不合规则,他可以选择走王或者向另一翼易位,前提是向那一翼易位是合乎规则的,如果王没有合乎规则的走法,该方有权造反走任何规则的着法.
(6)下列情况暂不能易位: 王的原始格子或者将要越过的格子或者将要占据的格子正受到对方棋子的攻击,或者王和用来易位的车之间尚有别的棋子
后:横、直、斜都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国际象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车:横、竖均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不能斜走。一般情况下不能越子。
象:只能斜走。格数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两象,一个占白格,一个占黑格。
马:每步棋先横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再斜走一格(每次斜走六个正方格子),可以越子,没有中国象棋中蹩马腿的限制。
兵:只能向前直走,每着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时,可以最多直进两格。兵的吃子方法与行棋方向不一样,它是直进斜吃,即如果兵的斜进一格内有对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据该格。
吃过路兵:如果对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进两格,刚好形成本方有兵与其横向紧贴并列,则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进,把对方的兵吃掉。这个动作必须立刻进行,缓着后无效。 记录时记为 “en passant” 或 “en pt”, 法语中表示 “路过”。
兵的升变:任何一个兵直进达到对方底线时,即可升变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种棋子,不能不升变。一般情况下升变成为“后”因为“后”威力最大;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升变为“车”、“马”、“象” 。
王车易位:每局棋中,双方各有一次机会,让王朝车的方向移动两格,然后车越过王,放在与王紧邻的一格上。王车易位根据左右分为长易位和短易位。
王经过或达到的位置受对方棋子的攻击。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匿名用户
2012-06-01展开全部ggggggg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收起更多回答(1)为你推荐: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