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消息!泉州这个机场斥巨资扩容改建!明年将跻身大型国际机场行列!
据了解,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十三五”扩容改建主要内容包括:改造平行滑行道2600米,新增停机位19个及相应配套设施,扩建航站楼2.5万平方米,迁建塔台、油库,建设空管、安防、应急救援等配套保障设施。
截至目前,扩容改建工程已完成飞行区改建一期平行滑行道和10个停机位建设、验收并已开始投入使用,二期4个停机位也已建成并竣工验收,余下5个停机位计划于10月份完工,年底投用。
扩建后,机场停机坪面积将由134540平方米增至177464平方米,停机位从15个增至34个,候机楼面积增至83293平方米,计划投资约14.5亿元。
据悉,新滑行道的投用,对飞机起降的效率起了很大的作用,需起飞的飞机可在滑行道上滑行进入起飞道直接起飞,减少占用起飞道的时间。
没有现代化机场就没有国际化城市。1955年,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就建成了它的前身——空军二级永备机场。改革开放初期,泉州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航事业也跟着拉开序幕——1981年,民航福建管理局设立民航泉州航站,开辟福州—泉州(晋江)—广州航线月厦门机场建成通航而关闭。
1992年,泉州人再燃机场梦,并付诸实践。当年,泉州提出改扩建晋江机场并恢复民用航站。1993年7月,国家批准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为军民合用机场;同年12月,改扩建工程奠基。
机场的改扩建并非一帆风顺,资金成了最大“拦路虎”。建设所需的2.3亿元资金全部需要地方自筹,这对当时的泉州、晋江两级政府而言难度很大。于是,政府率先在全国使用“政府发起、民间捐资、财政兜底”的筹资模式,泉州、晋江两级政府及其他县(市、区)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3亿元,面对剩下的1亿多元资金缺口,只能发动广大群众、华侨捐资,77家重点企业带头认捐,海外华侨慷慨解囊,共筹集捐款8300余万元。
1996年,机场建设成为飞行区等级4C的军民合用机场。1996年9月10日,第一架飞机沿着2.6公里的跑道起飞,试航北京。
1996年12月12日,泉州晋江机场正式通航。那一年,泉州每周有19个航班、38架次飞机,飞往北京、宁波、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年旅客吞吐量超7000人次。一天一个航班的宁波专线班班满载,舟山机场通航初期旅客有超过一半来自泉州。
泉州开通中国大陆首条菲律宾达沃直飞定期航线班期为周二、五,9:00从泉州机场起飞12:15抵达达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