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络体育主播成为下一个最赚钱职业 “全民狂欢”背后隐藏着什么?)
解放日报解放网日前,乐视体育以3亿元的价格收购体育直播平台章鱼TV全部股权。这意味着章鱼TV将可以直接使用乐视体育大量的赛事版权,对乐视而言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缺乏自家解说员的窘境。尽管乐视签了不少来自电视台的一线解说,但是大量的非热门项目仍然需要优秀解说员。两者强强联手的背后,“网络体育主播”正成为互联网+体育大背景下的新兴热门职业,甚至将成为下一个最赚钱的职业。
先看这几年在网络体育主播岗位风行水起的案例。詹俊号称“英超解说第一人”,他从年收入300万元的新浪体育、到年收入500万元的PPTV,直至去年转投乐视体育,开创了年收入1200万元的纪录,完成了体育主播收入巨大的“三级跳”。此外,央视名嘴申方剑义无反顾地签约PPTV体育,联手前国脚刘越解说西甲;而在火爆的电竞直播圈,顶尖的主播如小智、小苍等,年收入有望破亿;就连微博草根大V“留几手”也开始进军网络体育主播。各路解说精英的加盟,新媒体的版权资源优势得以最大化地体现,互相仰仗。
曾几何时,电视台电台的世界杯业余主播选秀活动,引来众多草根球迷的关注,憧憬着在话筒前解说一场球赛的“主播梦”。如今,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草根们的主播梦。网络体育主播几乎没有门槛,先提交报名信息,审核后再通过新手主播教程就能上手。主播平台人人平等,自由发挥自己的口才和专业水平。传统媒体以专家模式为主流,网络媒体以受众对体育赛事直播多元化需求为出发点。在章鱼TV平台,拥有包括前国脚徐亮、台球女皇付小芳、九球新生代掌门人陈思明在内超过5000人的个性化主播团队,每天稳定播出的主播在400人以上,时时跟粉丝和网友互动,真正成为一场线上的“全民狂欢”。
准入门槛的降低,个性化的彰显,让网络体育主播群体急剧扩张。随之而来,主播们的最大卖点——个性化表现,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2006年世界杯,央视体育主播黄健翔在一场赛事解说中,因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以及浓厚的感情色彩,而引发极大争议。“失声、失态、失礼”,外界指责他观点偏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然而放到当下的网络媒体,这没准就成为一个体育主播的个性标签,甚至获得相当一部分人的共鸣。沈阳小伙子“白老湿”,这位章鱼TV最接地气的金牌草根主播入行并不久,解说足球时诙谐机智的语言深得网友喜爱。他早已月入过万,自我价值通过自我风格实现。但必须还要看到,网络语言的尺度明显大于传统媒体,分寸把握并不容易,那些拿肉麻当有趣、拿低俗当个性的现象绝非个别。
草根体育主播的盈利主要来自于粉丝在网上赠送礼物道具,道具由真实货币竞换网络货币购买,实打实地靠粉丝吃饭。为了提升人气,吸引粉丝,网络直播平台极易成为灰色地带,出现衣着暴露的主播、不雅视频,打情色“擦边球”。体育视频是体育互联网生态的重要环节,也是众多体育大佬布局的一部分,这块体育产业热土不该让“荷尔蒙经济”侵蚀。网络主播们需要自律,守住底线;网络直播平台也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手,加大监管力度和深度。体育,原本就该阳光健康、积极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