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联盟主办,温州大学承办的“浙江省高等学校“互联网+教学”研讨会暨在线年年会”在温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20多所高校的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宋毅、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国银、联盟理事长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光新、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白炳兴,校长赵敏、副校长方益权等领导出席会议。
赵敏在致辞中指出,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面临“互联网+”等重大变革,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上、硬件和软件上不断更新升级,才能真正迎接挑战、引领未来。温州大学作为浙南闽北赣东地区的教学中心与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来在智慧校园建设、“互联网+教学”、大数据与教育教学融合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学校携手浙江联通和锐捷网络,在国内率先打造首个全网Wave2超高网速无线校园网,实现了创建智慧校园的温州模式,成为智慧校园的“浙江样板”。这为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基于网络的课堂互动、新形态教材的使用等提供了支持,也为温州大学“互联网+教学”示范性高校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要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深度挖掘与分析大数据,为区域的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与精准决策提供海量数据支撑并且致力于新课程、新课堂的变革与探索,大力实施《温州大学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聚合共享平台“罗山学堂”,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推进在线慕课平台等在线资源共享和教学应用平台建设,大力推动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
会议期间,华中师范大学李鸿飞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徐忠锋教授、上海大学顾晓英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崔凯教授、四川大学刘莘教授,分别做“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建立大数据驱动的四精模式新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从大国方略到人工智能——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实践与成效”、“开放 共享——互联网思维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移动时代的课堂改革与课程建设”的主题报告。来自浙江省的8位院校领导与省内外的8位课程建设专家分别围绕“高校互联网+教学建设现状与未来”及“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两个主题进行分论坛报告与研讨。
据王国银介绍,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普通高校“互联网+教学”的指导意见》及《关于推进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学”新模式,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重点建设20所省级“互联网+教学”示范性高校。建设1000门省级精品在线项“互联网+教学”省级教学改革案例、1000堂“互联网+教学”省级示范课、1000项省级虚拟仿线个省级在线教学名师空间。全省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校际间学分认定与工作,到2020年,全省建成600门以上省级学分互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选生人次达到100万以上,力争实现跨校认定学分生人次累计达到50万。
宋毅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浙江省教育厅的系列工作。他说,浙江省将“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有机融合,建立高校之间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转换的通道,开创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具有浙江特色的课程共享联盟、课程管理中心、课程共享平台“三驾马车”格局,形成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与应用机制。他指出,以慕课为引领的教学改革,实现了教育理念突破性变革,颠覆了传统教与学关系,重构了教学内容,再造了教学流程。慕课上线多门,实现了优质资源实现爆炸性增长;建设应用呈现燎原之势,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并有效破解了教育公平难题。接下来教育部将实施“双万计划”,到2020年,国家级建设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达到万门以上,省级建设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万门以上,其中,教育部认定“国家精品在线门以上。同时,教育部将建立和完善慕课的学分管理制度,推进慕课学分认定,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笃学笃行 致真致远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校训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举行20172018学年学生表彰大会暨奖学金颁奖仪式
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精准帮扶西昌学院大学生“圆梦工程”助学金发放仪式成功举办
中华女子学院隆重举行2017-2018学年奖学金颁奖典礼暨“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库爱心基金”捐赠仪式
“沂蒙关爱行动”兰山区“个十百千万”工程致远助学金发放仪式在临沂大学举行
中国医科大学隆重举行2017-2018学年度学生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表彰大会
辽宁省“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语言产业校企联盟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大连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
宁德师范学院学生书法协会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展示宁师风采”校庆书法展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