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硕果丰

2019-06-06 18:23

  “网龙杯”第四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厦门大学落幕(赛事组委会供图)

  央广网厦门8月29日消息(记者 陈庚)历时4个多月的“网龙杯”第四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昨晚在厦门大学落幕,本届大赛报名项目数和报名人数与在校生数的比例,在全国范围内位居第一,大批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脱颖而出,赛事成果转化也迈出新步伐。

  本届大赛由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共同主办,厦门大学和网龙网络公司共同承办。全省报名项目8.93万个,同比去年增长1.7倍;参赛人数达3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6倍;同时,报名参赛的高校学生占福建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的40%,同比去年增长1.7倍。

  经过前期省内外专家、评委的网上评审、择优选拔,共有75个项目晋级昨晚在厦门大学举办的现场决赛。组委会邀请了全国大赛专家作为评委,现场亮分,经过紧张激烈地角逐,评选出主赛金奖20个、银奖30个、铜奖50个,优秀组织奖8所、优秀指导老师奖50名。

  本届大赛还新增设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报名项目5千余个,成立“红旅”小分队2115个,2.5万余名师生参与,吸收公益基金6389万,对接农户、合作社、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8千余个,帮扶近4万余人。昨晚,组委会也评选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10个、银奖15个、铜奖2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高校集体奖10个、“乡村振兴奖”5个、“精准扶贫奖”5个、优秀创新创业导师25名。

  其中,厦门大学共推荐17个项目参加省赛,15个项目进入现场决赛,最终取得11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与团队成员共同以“荒漠绿洲-国内首创生物基磺酸盐土壤改良”项目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7级硕士生陈思瑞说, 从项目组建,到校赛、省赛,以及与宁夏、内蒙等地的对接中,团队深深感受到荒漠地区的人们生活的艰苦、环境的恶劣,“我们一批学子走出实验室,走向大西北,用红色筑梦之心,播撒绿色扶贫的希望。”

  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参赛,赛事承办方网龙网络公司不仅提供优质的培训公开课,激发参赛选手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大家通过系统的方法论去思考设计、思考产品,还为大赛量身打造了“创业通APP”,作为大赛信息发布平台及项目交流社区,并提供省赛入围名单查询、决赛结果查询等相关资讯和创新创业线上课程、创业项目圈、创投圈及在线论坛等功能。

  “通过打造‘创业通APP’,能够积极集合全省优秀创业项目、搭建投资人社区,并且提供一系列创业课程服务,包括创业导师讲座和创新创业课程分享,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全面助力赛事成果转化。”网龙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熊立博士表示。

  此外,在福建省教育厅牵头下,网龙在去年参与成立福建省高校创新创业投资和孵化器服务联盟的基础上,今年1月份又倡议成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助力脱贫攻坚”福建公益基金。联盟主要成员先期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专项用于投资能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项目。

  熊立介绍说,自今年赛事全面启动以来,福建省高校创新创业投资和孵化器服务联盟多次组织导师入校培训,同时联盟成员先后对接了福建省内通讯运营商、IT公司以及地产公司,沟通共同加入联盟支持“双创”赛事成果转化事宜。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教育厅副厅长薛卫民(中)在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的陪同下,参观“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成果展(赛事组委会供图)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薛卫民表示,“网龙杯”第四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展示了福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已经成为福建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社会各界将以大赛为契机,在“互联网+”时代浪潮中勇于作为,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历时4个多月的“网龙杯”第四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昨晚在厦门大学落幕,本届大赛报名项目数和报名人数与在校生数的比例,在全国范围内位居第一,大批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脱颖而出,赛事成果转化也迈出新步伐。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