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地产化”这个口号从2015年提出开始,虽然说以万科、恒大为首的房地产公司都在稳步的推动,并实际的做出了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小镇地产等等的尝试。可是,目前地产行业纷纷更改名字进行一波去“地产化”的动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7家地产公司完成了更名或拟更名。
什么是“去地产化”呢?在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依赖于房地产业,所以需要弱化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作用。通俗地讲,去地产化就是说将房地产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减少,发展其他产业的经济。
如今买房的黄金时期已经成为了历史,但热度似乎还是没消减。买房关乎每一个家庭,是每个家庭很重要的事情。“去地产化”有很多多元化经营的考虑。从目前情况来看,首先地产总体规模或在5年左右见顶,虽然不至于见顶后快速回落,一旦行业规模收缩,企业就势必要往外扩展来保持体量。其次是国家调控,短期内的不确定性加大,而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分散风险。最后房企资金多,有实力也愿意培育新机遇。
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来看,产业地产化将成为地产业一个全新的发展趋势。它可以使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资源相对集约的情况下,要开发的价值。一位产业地产领域资深从业人员指出,产业地产要长期发展就必须加快“去地产化”的进程。目前很多园区建造过分偏重地产,而忽视了产业未来的开发,因此在建设科技地产项目时,从服务企业发展和资产运营的角度出发,既要注重硬环境的建设,也要注重软环境的建设。
买房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根本就没这么多钱,而且买房需要花的钱实在太高。所以面对现在房企“去地产化”,买房更需谨慎。对于另一部分的人来说,买房更是为了给自己投资,到日后能够让自己更有钱。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我们至少要保本,不能将自己的钱输得血本无归。
中国的房地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确实已出现问题,商品价格对一般老百姓而言太高了。如今房企又出现“去地产化”,内行人员都不敢买房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但由于当下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后呈现后继乏力的态势,经济需要转型,越来越多的经济问题使得房地产成为众矢之的,似乎经济问题的中心就是房地产,“去地产化”就出现在这样的一个节点上。